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

ID:44842615

大小:1.1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30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1章行星地球课时达标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达标(三)一、选择题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处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读图完成1~2题。某行星冲日图某行星凌日图1.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  )A.木星与土星B.金星与火星C.金星与木星D.火星与土星2.下列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

2、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1.B 2.A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星与火星。第2题,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即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能够发生冲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故C、D错误。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据此回答3~4题。3.

3、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4.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3.D 4.B 解析第3题,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干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第4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太阳辐射强度受地形地势、气象气候、纬度、大气透明度、太阳活动强度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

4、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据此完成5~7题。5.该地可能位于(  )A.长白山区B.天山山区C.太行山区D.横断山区6.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A.2月1日、晴天B.7月1日、阴天C.3月1日、多云D.12月1日、多云7.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时刻,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气候C.地形D.海拔5.B 6.C 7.C 解析第5题,从图中看出,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理论数值在北京时间14时最大,当地地方时为12时,与120°E地方时相差2小时,据此可知该地在90°E附近。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北京时间8时左右日出,19时左右日落,昼短夜

5、长且接近昼夜平分,说明该日在秋分后的一段时间内或春分前的一段时间内,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第7题,气候、海拔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强度的实测数值,对理论数值影响不大,B、D错误。日出、日落时刻,太阳照射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的理论数值差异不大,A错误。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与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时刻,可能的原因是该地西侧有高大的地形阻挡致使日落提前,日落时太阳高度还较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较大;东侧无高大地形阻挡,正常日出,因日出时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较小,C正确。2017年9月7日,科学家观测到一个巨大的太阳耀斑在太阳表面爆发,这是近年太阳产生的最大耀斑。据此回答8~9题。8.下

6、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9.下列现象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8.D 9.A 解析第8题,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第9题,甲是利用太阳能的集热板,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乙是气候异常,太阳活动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增多;丙是罗盘,太阳活动引起磁暴现象,会导致方向紊乱;丁是短波通讯,太阳活动干扰

7、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2018年6月10日,位于日本九州岛南部的樱岛火山剧烈喷发,产生了大量的火山灰与岩浆。据此完成10~11题。10.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球内部的(  )A.地壳B.岩石圈C.地幔D.地核11.大量火山灰漂浮在大气中,可能导致(  )A.周边大部分地区温度升高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10.C 11.C 解析第10题,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位于地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