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ID:44846414

大小:21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31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部分区17—18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津市部分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说明:请将试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没有使用答题卡的区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祝同学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瞋目(chēng)憎恶(zēng)茕茕孑立(jié)商贾云集(ji)B.扁舟(pin)胆怯(qiè)鼎铛玉石(chēng)一蹴而就(cù)C.庇佑(bì)真菌(jǔn)载欣载奔(zi)不着边际(zhuó)D.朔风(shuò)祈祷(qǐ)宠

2、命优渥(wò)数见不鲜(sh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讫今恶梦云霄雨霁钟鼓馔玉B.玷辱青暝感恩带德金碧辉煌C.修葺松弛哀声叹气不既不离D.通宵辐射不落言筌陈词滥调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②科学研究________需要研究者的态度、见识、胆略和洞察力,但如果没有文化涵养的支撑,再优秀的研究者也难以收获成功。③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________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

3、,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寥廓固然旷日持久大相径庭B.辽阔固然经年累月南辕北辙C.寥廓纵然旷日持久南辕北辙D.辽阔纵然经年累月大相径庭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个人信息公开放在指定的位置,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到你的个人情况。B.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是15由物质条件决定的。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

4、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D.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_________。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___________。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①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②参差的模糊的影子在水里映着。③微风飘来,有一两缕波纹,但很快消失了。④轻风吹来,有一两

5、缕波纹,但随即平静了。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创作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B.《六国论》作者苏洵,北宋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他们均属“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C.《种树郭橐驼传》作者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欧阳修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D.古人的名字十分讲究,名是人们互相

6、区别的符号,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命名;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起的,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故名和字有关联。二、(共4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

7、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15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

8、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