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ID:44847798

大小:14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31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及课文内容理解(18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黄公望的风格竟是因为他不▲形成风格,仿佛在绘画之外,对山水、对人世,他有那么多的爱与追求,有那么多的宽容大度,因而笔墨的自在、布局的▲,在他的杰作《富春山居图》中都到了令人▲的地步。A.刻意灵活叹为观止B.故意空灵叹为观止C.刻意空灵高山仰止D.故意灵活高山仰止2.下列诗句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描写,按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②将坛醇酒冰浆

2、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③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画中的荒寒并未流于死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绚烂有失于天真,雕琢远离于古拙,市井易流于欲望,狂动易滞于表象。在荒寒中,画家摆脱了外在的牵绕,而玩味其内在的趣味。①就是要极力去除那些妨碍自然原样呈现的因素②其实表现的是中国画家对生

3、命的理解③表现不食人间烟火的超然物外情怀④中国画之荒寒境界并非只是借深幽之山水来逃避现实⑤而以此表现生命的热烈⑥他们之所以热衷于选择冷寒的对象A.②⑥①③④⑤B.⑤④③②⑥①C.②④③⑥①⑤D.⑤⑥①④②③4.阅读右边的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只有围绕中心,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11B.只有经受磨练,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C.只要拥有雄心壮志,就一定能够摆脱生活厄运。D.只要足够勤奋努力,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贡献。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两句,以声衬寂,笛声悠扬

4、哀婉,既是喟叹人生如晨星一样易逝,又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垂”“涌”二字一静一动,活化逼真,无“垂”表现不出平野阔之静,无“涌”表现不出大江流之动。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句运用借代、比喻、夸张等手法,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呈现出赤壁一带有声有色的如画景致。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句运用典故,情感浸透于述说,事理隐藏于历史,借古人仓促用兵导致失败的教训来提醒朝廷。6.下列有关《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的内容,阐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逢》选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长

5、篇小说《复活》,文中写了作为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与被其始乱终弃的安娜十年后的监狱重逢。B.《墙上的斑点》是英国意识流作家伍尔夫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主人公看见墙上的斑点,然后以此为线索,引发意识的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C.《秦晋崤之战》选自《左传》,故事生动曲折,情节错落有致,主要由王孙满哭师、蹇叔观师、弦高犒师、秦军败师和晋公释囚等故事套合而成。D.《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文中描写了冯谖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展示了一位深谋远虑,具有远见卓识的战国奇士的风采。二、文言基础知识及文言文阅读(26分)(一)7.下列各组

6、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A.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游览)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座、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B.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边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长久的)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C.纵一苇之所如(任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11故为之文以志(记)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更加)D.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思慕)胜负之数,存亡之理(道理)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杳不知其所之也(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九牛坝观抵戏记彭士望①树庐叟负幽忧之疾于九牛坝茅斋之下。戊午闰

7、月除日,有为角抵之戏者,踵门告曰:“其亦有以娱公?”叟笑而颔之。因设场于溪树之下。密云未雨,风木泠然,阴而不燥。于是邻周氏之族、之宾、之友戚,山者牧樵,耕者犁犊,咸停释而聚观焉。  ②初则累重案,一妇仰卧其上,竖双足承八岁儿,反覆卧起,或鹄立,合掌拜跪,又或两肩接足,儿之足亦仰竖,伸缩自如。间又一足承儿,儿拳曲如莲出水状。其下则二男子、一妇、一女童与一老妇,鸣金鼓,俚歌杂佛曲和之。良久乃下。又一男子登焉,足仍竖,承一梯可五级,儿上至绝顶,复倒竖穿级而下。叟悯其劳,令暂息,饮之酒。  ③方登场时,观者见其险,咸为股栗,毛发竖,目眩晕,惴惴唯恐其

8、倾坠。叟视场上人,皆暇整从容而静,八岁儿亦斋栗,如先辈主敬,如入定僧。此皆诚一之所至,而专用之于习,惨淡攻苦,屡蹉跌而不迁,审其机以应其势,以得其致力之所在;习之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