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ID:44854430

大小:9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0-31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沙市中学16—17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2017学年上学期2016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

2、,能调理自己。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

3、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

4、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17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气稳地去说去做。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学还更差些。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

5、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2.根据文意,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3分)A.备考要拟订周密的学习计划,拟订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B.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C.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着“净”“静”“敬”“竞”四个大字。D.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3.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国学大家叶嘉莹①5月10日,海内外各界人士齐聚天津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先生九十华诞。在致答谢词时叶先生说:“如果人有来生,我还愿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

7、古典诗词。”17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著作等身,精研古诗词,培养无数学生,被称为“大师的老师”。②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旧北京一个传统世家,那时的叶家奉行儒学,恪守礼仪。闲暇时,父亲与伯父会声情并茂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也会各执一册诗词双双研读。受此环境熏陶,叶嘉莹开蒙很早,六七岁便诵读《论语》,十几岁能写格律诗词。1941年,她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诗词名家顾随,打下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③她容貌端丽,天资聪颖,是典型的民国“闺秀”。直到今天,叶嘉莹仍然打扮得十分齐整:留着纤长指甲、佩戴粉边眼镜,仪态优雅。或许是出于天然的气质,辅仁读书期间几乎

8、没有人敢随便跟她讲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