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

ID:44867627

大小:1.57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0-3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考情及备考策略一、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政策背景及现状(一)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政策背景过去教师入编考核主要采取以学校为单位的自招自聘自负责,然后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上报结果的模式,这种模式极易造成徇私舞弊、“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的发生。为提高教师素质、保障学生利益、防止在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2003年教育部对教师入编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制度。2009年3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教师〔2009〕2号)。该《通知》指出,从2009年开始,各地中小学新任教师补充工作应全

2、部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全面推行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除贵州、广西、宁夏、新疆、西藏等少数地区受条件所限,招聘模式改革进度缓慢外,其余各省市皆由当地统一招聘,一般是各地(市、区、县)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组织统一考试。这意味着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模式化。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江西、福建、陕西等省在全省范围内实行统考。另外,浙江省由省教育考试院出题,这预示着教师公开招聘省统一考试趋势越来越强,教师公开招聘制度也将更加规范、透明。(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程序、内容及时间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主要采用当地教育局或人事局组织公

3、开考试的聘用机制,教育局或人事局通过地区教育网或人事网发布招聘简章,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等环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主要考查两个部分,即教育理论知识(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其中,教育理论知识(公共知识)部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涵盖了新课程改革、教学技能与实践、教材教法与教案,以及各专业学科相应的基础知识。各地的考试大纲会有略微的不同,考生应以各地教育网或人事网公布的考试大纲为准。教师公开招聘考试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其方式有说课、试讲、面谈(答辩)等。其中,面谈形式和结构化面试相似,问题则会紧密结合教学

4、实际来设置。考试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教育系统的特点,如果安排招聘,一般会安排在暑期进行,具体时间可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二、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笔试考情及命题趋势(一)笔试考情大多数省市的笔试内容中,教育理论知识(公共知识)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一般为40%,而专业知识部分所占比例较大,一般为60%。有的省市则根据实际考核的需要,加大对教学技能的考查,分值比例甚至高达40%(基础知识30%,专业知识30%)。因此,考生一定要关注当地的教育网或人事网,时刻关注教师公开招聘简章,根据本地的教师公开招聘简章来安排自己的应考计划。从近年来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真题来看,常考题型有单项

5、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五大类。由于各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所以大多数地区的试卷结构都比较灵活,一些地方会出现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以及案例分析题和教育写作题等,考生应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二)命题趋势纵观近年来各地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真题,其总体呈现以下规律。1.与教学实际密切联系从历年考题看,重要的且与实际教学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是高频考点,对于同一知识点,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出现。比如,“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如何正确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和学生课堂‘插嘴’”现象等。2.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以考查

6、识记能力为主的填空题和名词解释的比重则会进一步下降,难度也会进一步降低。3.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能否落实好,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达到要求。因此,近年来教师公开招聘考试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技能技巧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考生要注意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素质。4.试题更加注重对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的考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人心,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也日益注重考查考生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更加关注课改内容,学会运用新的课改理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关注最新的教育热点问题和教育改革措施,做到有备无患。三、教师公

7、开招聘考试备考策略(一)梳理知识点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不是全国范围内统一考试,各地区在考试范围的规定上都比较模糊,出题形式灵活多变,具体考试内容均不指明教材和参考书,因此考生备考难度较大。鉴于此,考生备考应学会全面把握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全面把握知识点的最好方法就是整理笔记,按照课本以章节为单位整理成框架图的形式,以便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二)选好复习资料考生对重要考点作一个很好的梳理后,就具备了辨别参考资料优劣的能力。自己整理出一份完整详细的复习内容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将宝贵的复习时间投入到这上面,显然是得不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