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

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

ID:44871098

大小:17.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31

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_第1页
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_第2页
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_第3页
资源描述:

《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蒋方舟:活在最好的时光来源:网络作者:攻晓莉  《控诉理科男》将她推向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关于性别、婚恋、教育甚至是社会价值观的大讨论;转发微博奖励2000块现金公开求爱的“炒作男”,将人们的视线转向她的情感生活;韩寒、方舟子混战,将一直饱受质疑的她再次拖下水;微博上晒照片,就被评价为“爆乳”“拼事业线”……7岁开始写作,9岁出书的“90后美少女作家”蒋方舟,一举一动牵扯着人们的神经。  年少成名的蒋方舟,在公众视野下长大,有时候,她像一副新皮囊下装了一颗老灵魂,充满智慧地为这个世界把脉治病;有时候她又像一个穿着成人衣服假

2、扮大人、急于长大的孩子,努力适应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同时却充满惶恐和迷茫。“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23岁的她,像个老者般打探身处的世界,就像电影《一一》中7岁的洋洋在奶奶葬礼上的叙说,“奶奶,我好想你。尤其是当我看到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就会想起你常跟我说:你老了。我很想跟他说我觉得……我也老了。”生活不断制造的困境,最终会消耗掉最本真、最新鲜的生命力,蜕变成妥协、和解、成熟、智慧,这是成长,也是代价,无一幸免,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到来得早,有些人,来得晚。  “我更像文艺男青年。”  博文《控诉理科男》将蒋方

3、舟推上了风口浪尖,被她评价为“木讷、不解风情、毫无诗意、只知钻研”的理科男坐不住了,群起攻击她太过以偏概全,支持者也有之,但这些争议点却不是蒋方舟真正想要表达的,“我讨厌的不是理科男木讷,而是他们的优越感,他们觉得所有文科生都是没有逻辑的,只会抒情,觉得只有自己能创造生产力,我不是控诉理科男,控诉的是在他们背后所代表的贯穿在我们社会的价值观。”  那是一篇写给某周刊的命题作文,后来她在微博上承认那篇文章纯属凑数,“如果让我写一篇控诉文艺女的文章,我可能会写得更生动、丰富。”在某电脑品牌的一则视频广告中,蒋方舟一遍一遍大喊“

4、我不是文艺女青年”,在她看来“文艺女”好像是自己无法洗脱的罪名,“我觉得自己不是文艺女青年,因为我没有那么多自怨自艾,不会只关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感情生活,我倒是更像文艺男青年,格局和视野要更大一些。”  然而如果一定要给自己贴标签,她更愿意是“青年作家”,甚至觉得“90后美少女作家”也太过妖魔化。  早上七点起床,喝茶、练字,然后去楼下做做老年操,等心安定下来之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有时候亲自下厨给自己做顿好吃的,有时候跟朋友一起吃饭、玩桌游。去年从学校搬出来住之后,因为有了自由的空间,蒋方舟一下子找到了家庭妇女的乐趣,她喜欢

5、这种生活,甚至有意提醒自己不要走得太远。  “讲学必结党,结党必争进退。”  一天,一个相识的作家跟蒋方舟聊起一个大家都认识的女公知,这位作家说,有一天这个女老师找自己要铁棍山药,他才忽然意识到,原来对方还是一个女人,本来觉得她是一个金刚不坏的女战士。“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有点紧张,害怕自己丧失女性特征,害怕自己有一天变成金刚不坏的女战士。”身边的朋友也很紧张她,每一次她在微博上发表有关时事、政治、社会话题或者抨击现实的时候,大家都为她捏一把汗,“但只要看见了我发自拍照,他们就放心了,因为那种行为其实挺小女生的。”  她也刻意

6、保持与文化圈的距离,觉得自己离开五道口就很惶恐,不敢走太远。“因为任何圈子或多或少都有绑架的意味,没事还好,一出事就成群结党,比如韩寒和方舟子老师之间出事,作为圈子里的人就有表态的责任,所以我有意保持距离,因为我觉得写东西是一种少有的即使单打独斗也能有所成就的职业。”她害怕表态,“有一句话我比较认可,就是讲学必结党,结党必争进退,很多人发言都基于想要说服对方,但我没有争进退的心态,也不想靠骂架论战去获得知名度。”  “我不是文艺女青年”“喜欢做家庭妇女”“与文化圈保持距离”“希望自己是青年作家”,对于不满23周岁的蒋方舟来

7、说,身份还在认证阶段,“现在我对很多标签反抗无力,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真正的作品,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手头的东西写出来,到时候就不用自己费力往外喊了。”  “能骗自己一辈子也挺成功的。”  在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中,蒋方舟也曾否定自己,将从前全部删除。2010年,她将自己之前发布的微博全部删除,而那张被网友称为“爆乳”的照片也在发布不久迅速删去,“我自己没关系,但是我爸看见了,他跑去问我妈,女儿是不是隆胸了啊?他不希望看见别人在背后议论我。”  每次发声时,她都小心谨慎,“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言,我会很紧张,发一条比较无聊

8、的微博我也会紧张,推荐书的时候我会担心是不是太过学究气。”  23岁的年轻人大多对世界充满愤怒,但她却拥有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谨慎与顾虑,甚至从来没有真正愤怒过,“年轻人总会觉得自己生活的时代最糟糕、最黑暗,但如果视野纵深够宽够深的话,对历史可以有一种平视的眼光,会发现其实每一代都有黑暗和不公,我希望我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