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ID:44873718

大小:163.2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01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观察与发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古诗三首》描述了深秋时候,黄昏江边的景色、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和雪梅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作者在古诗中表达的感情。《爬山虎的脚》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重点是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

2、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以“爱护眼睛,保护视力”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重点是指导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本次《习作》的内容写观察日记。重点是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语文园地三》的主要内容是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词语运用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积累表示气象的谚语。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词语写句,同时引导学生积累气象谚语。二、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生字

3、,会写“暮、吟、题”等字。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内容。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4、四、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五、教学措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六、教学用具:自制生字卡片、了解自己喜欢的动、植物的特征。七、课时分配9.古诗三首…………………………………………………………3课时10.爬山虎的脚………………………………………………………2课时11.蟋蟀的住宅………………………………………………………2课时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5、………………………………1课时习作:写观察日记…………………………………………………2课时语文园地三…………………………………………………………2课时机动…………………………………………………………………2课时34教学课题9.古诗三首教学课时3集体备课xxxxxxxxx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学

6、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教法学法游戏合作交流阅读感悟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收集相关古诗。教学过程和方法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暮江吟》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古诗。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谈话导

7、入,介绍诗人。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这首诗的诗人是谁?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学习会写字:“暮、吟”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2.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3.指导朗读(一)二两句。4.指导学习(三)四两句。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8、(板书:景色美丽)(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341.指导配乐朗读。2.谈感受。(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你能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做一首新诗,或画一两幅简笔画吗?两样选择一个来完成。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2.背诵并默写古诗《题西林壁》。二、教学过程和方法:(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板书:《题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