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

ID:44893219

大小:80.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1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_第1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_第2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_第3页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苏教版必修三 秋水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秋水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及其基本思想。2、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积累文言词汇。3、理解本文的寓意教学重点:在背诵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寓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著名学者南怀瑾这样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庄子,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评价过他:“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其文章魅

2、力。二、介绍庄子.(师生共同完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建议该部分换用一些感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庄子的兴趣和喜爱,不要让人误以为你对庄子有厌恶之感)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

3、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三、诵读感知第一次诵读,正音正字,疏通文字。①正音: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ài)②制作文言知识卡片(不是完全详尽的)卡片一:古今异义至于北海(至:动词“到”,于:介词)望洋向若(联绵词,仰视的样子)大方之家(修养高,明白事理)秋水时至(时令,季节)卡片二:通假不辩牛马(辩,通“辨”)泾流之大(泾,通“径”)卡片三:词类活用顺流而东行(名词用作状语,向东)少仲尼之闻(形容词作动词,小看,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少)轻伯夷之义(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4、,也可以理解为意动用法,以……为轻)卡片四:文言句式以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莫若己)我之谓也(用“之”帮助宾语前置,谓我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卡片五:一词多义泾流之大(代词,这样)有教师对“之”的用法提出质疑,有待查实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词,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介词,被)卡片六:成语望洋兴叹: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卡片七:固定格式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

5、:“不是……就……”。)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第二次诵读,理清思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课后练习一)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②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③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讨论以下问题(1)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以下开始板书)层意连接语第一层: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于是焉第二层: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于是焉(2)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3)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批

6、评自己的盲目崇拜。(4)本文属于一篇寓言故事,在这则故事写河神认识的前后变化时,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明确:对比(见板书)(5)从这些对比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呢?(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人贵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知耻者近乎勇(知耻而后勇)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6)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第三次全体同学试背《秋水》总结、扩展《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

7、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另外,庄子作为我国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独行的,大家可以多阅读一些他的故事,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会他的哲学思想.附:板书设计秋水《庄子》黄河宽阔不辨牛马北海壮阅不见水端↓于是焉↓于是焉河伯自大欣然自喜望洋兴叹为尽在己——狂妄自大始吾弗信——盲目崇拜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