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ID:44897430

大小:382.00 KB

页数:104页

时间:2019-11-01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_第1页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_第2页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_第3页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_第4页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识身相应地意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卷1-3彌勒菩薩說,玄奘法師譯林崇安編,內觀教育基金會出版【內觀教育版】20031.本版(內觀教育版)列出《瑜伽師地論》論文,並標出科判(主要依韓清淨所編的科判)。2.凡是對舊譯經論有所更正的字句,都用括號〔〕標出。甲一、本地分(分二)瑜伽師地論卷第一乙一、略辨地名(分二)丙一、徵云何「瑜伽師地」?丙二、辨(分三)丁一、標謂十七地。丁二、徵何等十七?丁三、列(分二)戊一、嗢柁南嗢柁南曰:五識相應意,有尋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無心地,聞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

2、,有依及無依,是名十七地。戊二、長行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104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乙二、別廣攝(分十七)丙一、五識身相應地(分二)丁一、徵云何「五識身相應地」?丁二、釋(分二)戊一、略辨(分二)己一、名相應地謂五識身自性、彼

3、所依、彼所緣、彼助伴、彼作業,如是總名:「五識身相應地」。己二、名五識身何等名為五識身耶?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戊二、廣顯(分二)己一、別辨五相(分五)庚一、眼識攝(分五)104辛一、自性云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辛二、所依(分二)壬一、別舉三依(分三)癸一、俱有依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癸二、等無間依等無間依,謂意。癸三、種子依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壬二、略釋二依(分二)癸一、標列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癸二、隨釋(分二)子一、辨類眼是色,餘非色。

4、子二、出體(分三)丑一、眼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丑二、意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丑三、一切種子識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辛三、所緣(分二)壬一、出體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壬二、辨類(分二)癸一、標多種此復多種。104癸二、略攝三(分二)子一、顯形等三(分二)丑一、標列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丑二、隨釋(分二)寅一、別辨相(分三)卯一、第一義(分三)辰一、顯色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形

5、色者,謂長、短、方、圓、麤、細、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謂取、捨、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卯二、第二義(分三)辰一、顯色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辰二、形色形色者,謂若色積集,長、短等分別相。辰三、表色表色者,謂即此積集色,生滅相續,由變異因,於先生處不復重生,轉於異處,或無間、或有間,或近、或遠差別生,或即於此處變異生,是名表色。卯三、第三義(分三)辰一、顯色又顯色者,謂光明等差別。辰二、形色形色者,謂長、短等積集差別。辰三、表色表色者,謂業用為依,轉動差別。寅二、釋異名如是一

6、切顯、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識所行,眼識境界,眼識所緣,意識所行,意識境界,意識所緣,名之差別。104子二、好惡等三又即此色,復有三種,謂若好顯色、若惡顯色、若俱異顯色,似色顯現。辛四、助伴(分三)壬一、出體彼助伴者,謂彼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所謂作意、觸、受、想、思,及餘眼識俱有相應諸心所有法。壬二、辨相又彼諸法,同一所緣,非一行相,俱有相應一一而轉。壬三、釋因又彼一切,各各從自種子而生。辛五、作業(分二)壬一、略標彼作業者,當知有六種。壬二、別列(分二)癸一、初四了別業攝(分二)子一、初業

7、唯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子二、中三業唯了別自相,唯了別現在,唯一剎那了別。癸二、後二業(分二)子一、標復有二業。子二、列(分二)丑一、隨轉業謂隨意識轉,隨善染轉,隨發業轉。丑二、取果業又復能取愛非愛果,是第六業。庚二、耳識攝(分四)辛一、自性云何耳識自性?謂依耳了別聲。104辛二、所依(分二)壬一、舉依(分三)癸一、俱有依彼所依者:俱有依,謂耳。癸二、等無間依等無間依,謂意。癸三、種子依種子依,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壬二、出體(分二)癸一、耳耳,謂四大種所造,耳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癸二、意及種子

8、意及種子,如前分別。辛三、所緣(分二)壬一、出體性彼所緣者,謂聲,無見、有對。壬二、辨種類(分二)癸一、出多種此復多種,如螺貝聲、大小鼓聲、舞聲、歌聲、諸音樂聲、俳戲叫聲、女聲、男聲、風林等聲、明了聲、不明了聲、有義聲、無義聲、下中上聲、江河等聲、鬥諍諠雜聲、受持演說聲、論義決擇聲,如是等類有眾多聲。癸二、略三種(分二)子一、初三種(分二)丑一、標列此略三種,謂因執受大種聲、因不執受大種聲、因執受不執受大種聲。丑二、料簡初,唯內緣聲。次,唯外緣聲。後,內外緣聲。1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