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镇铜匠沟村

五化镇铜匠沟村

ID:44897446

大小:23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1

五化镇铜匠沟村_第1页
五化镇铜匠沟村_第2页
五化镇铜匠沟村_第3页
五化镇铜匠沟村_第4页
五化镇铜匠沟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化镇铜匠沟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化镇铜匠沟村千亩膜下滴灌项目规划建议书五化镇人民政府2011年5月五化镇铜匠沟村千亩膜下滴灌项目规划建议书一 基本情况五化镇地处内蒙古最南端,位于宁城县城南40公里,该镇南部紧靠辽宁、东部与河北毗邻,是三省交界之处。该镇地处我县境内山丘交错地带,系农业、林果交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贫乏,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生态相对薄弱,农业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生态农业发展尚在萌芽阶段。铜匠沟村全村总面积1789公里,含7个自然营子,1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为546户,1916口人。全村总耕地面积为4574亩,有林面积为9600亩,是宁城县第三批重点扶贫开发村。二、项目提出

2、的必要性铜匠沟村共有耕地面积4574亩,玉米播种面积3600余亩,有效灌溉面积为338亩;主要种植玉米品种为张玉1355、方玉36等品种,常年平均亩均产量900斤、总产约1660吨,玉米产量占当地粮食产量的比重为98%。铜匠沟村共有灌溉机井总数为4眼、用于玉米灌溉机井数4眼。由于近年来连续干旱,致使部分农灌井水位严重下降,远远无法满足灌溉需求。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铜匠沟村本地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目前玉米灌溉存在的实际问题,本着结合铜匠沟村自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方针,确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对铜匠沟

3、村进行膜下滴管覆盖项目。三、项目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铜匠沟村10个组,项目区选择地势平坦,水资源较丰富的2800亩土地肥沃的耕地中进行玉米膜下滴灌项目建设。铜匠沟村膜下滴灌项目统计表(表一)基本情况拟建设项目组别户数人口覆膜面积(亩)搭机电井(眼)一级地埋长度配套水泵(套)变压器安装(台)低压线长度(米)坡改梯面积(亩)1642283202170022751822801800138530934011200115001504371412501800153613724011000112500646178250110001150075019428019001110

4、00832228300215002180017094417128019001120010431672601110011200180计5121935280012109001275700500四、工程设计1、水源设计根据项目区地下水开采条件,计划每眼井控制面积280亩左右,新打机电井12眼,井深50米,井型为混凝土井壁管,井壁管内径φ500mm,壁厚50mm,钻孔孔径不小于750mm。静水位以下全部使用滤水管,开孔率≥15%。沉淀管3m,井口封闭深度不小于3m,封闭材料使用当地的红粘土。2、滴灌首部枢纽项目区提取地下水灌溉,提水设备选用潜水电泵,动力配套采用三相动力电,潜水电泵出

5、口设置逆止阀、排气阀、压力表、水表、流量控制阀门。(1)主过滤器的选用选用大容量(32m3/h/台)、低经济流速(网孔过流流速不超过10cm/s)过滤器(不锈钢厚筛网120目),以此提高滤除效果。(2)过滤系统配置过滤系统的配置次序为:水井→水泵→水流向→离心+网式过滤器(120目)不允许改变该配置次序。主要理由是,虽然过滤器能起到去除悬浮泥沙的的作用,但在实验中发现停止过滤(如雨后停灌、停泵维修机电设备等)工作期间,泥沙容易形成沙层或几乎堵塞过滤装置,丧失过滤能力,且很难清洗。3滴灌管网结构设计本设计管网结构为:潜水水泵—过滤器(施肥罐)—输水干管—支管—辅管—毛管(滴灌带

6、)。玉米种植采用宽垅双行,垅距0.8m。干管平行垅向布置,支管与辅管垂直干管布置,与垅向垂直,毛管(滴灌管)采用双向布置,毛管垂直支管方向,与垅向一致,毛管按一膜一管两行布置;毛管铺设长度70m,毛管间距为0.84、滴灌制度拟定该项目规划主要种植玉米,灌溉形式为膜下滴灌。玉米膜下滴灌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不同,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取Z=0.3m,营养生长期计划湿润层深度Z=0.5m,田间持水量u田=25.0%,滴灌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90%和65%,滴灌水的利用系数取η=0.95,土壤容重γ=1.50g/cm3,轮管周期为7天。5、坡改梯设计 按照“等高

7、向、适当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路沟配套、布局合理”的设计原则,将20~25度的坡地改造成水平梯土,并进行撩壕压青埋肥,改良土壤。梯田标准:一般设计梯高50~60厘米。梯宽3~5米,土层深度40~50厘米;梯田外侧拦水埂高20厘米,宽30厘米,坡面内侧水平竹节沟深宽各20厘米,梯田上方为水平避洪沟,规格30×30厘米;梯田间布置1.5米宽纵向道路;路旁配纵向排水沟;在梯面正中撩壕埋肥,宽度1米,深50~80厘米,每亩分层埋入有机肥2500公斤~3000公斤。6、电力架设及安装按照电力要求安装架设变台及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