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

ID:44899491

大小:2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2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1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2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3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4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5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6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7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8页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_第9页
资源描述:

《田光善个人简历_田光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个人简历姓名:田光善性别:男出生日期:1956年6月24日出生地:河北省唐山市专业:凝聚态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职称:教授政治面目:群众一、受教育经历(1)1978年3月,通过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77级学习。(在此之前,于1975年3月份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公社下苇店大队插队三年)。1981年9月获学士学位。(2)1980年9月,参加并通过李政道先生主持的CUSPEA考试。(在全国八百余名考生中,成绩名列第十)。于1981年9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物理系学习。(3)1982年10月,通过资

2、格考试后,获得硕士学位。(4)从1982年10月起至1986年6月,在E.Lieb教授指导下从事有关数学物理的研究。于1986年6月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关于如何用Thomas-Fermi及Thomas-Fermi-vonWeizs"acker理论来计算金属的功函数及表面能。二、工作经验(1)1986年9月,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工作。至1989年9月止,任数学系讲师(Instructor)三年。(2)于1989年10月返国,作为博士后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3)1991年10月,出博士站后提

3、升为副教授,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4)1995年8月,提升为正教授.(5)1998年提升为博士生导师。三、教学情况简介(1)1986年至1989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数学系做博士后期间,曾讲授本科生‘‘微积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等课程。(2)1994-1995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群论I:有限群及其表示’’,每周四学时。(3)1995-1996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群论I:有限群及其表示’’,每周四学时。(4)1998-1999学年秋季学期,

4、给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普通物理’’,每周四学时。(5)1999-2000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普通物理’’,每周四学时。(6)2000-2001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高等量子力学’’,每周四学时。(7)2000-2001学年春季学期,给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普通物理’’,每周三学时。(8)2001-2002学年春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固体理论’’,每周五学时。(9)2002-2003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

5、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高等量子力学’’,每周四学时。(10)2003-2004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量子力学(A)’’,每周四学时。(11)2004年暑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所一年级研究生讲授选修课‘‘强关联电子体系’’,等价于每周两学时的课程。(12)2004-2005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高等量子力学’’,每周四学时。(13)2004年暑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所一年级研究生讲授选修课‘‘强关联电子体系’’,等价于每周两学时的课程。(14)200

6、5-2006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量子力学(A)’’,每周四学时,80人修课。(15)2005-2006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力学’’,每周四学时,120人修课。(16)2006-2007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高等量子力学’’,每周四学时,195人修课。(17)2007-2008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量子力学(A)’’,每周四学时,152人修课。(18)2007-2008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7、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力学’’,每周四学时,144人修课。四、科研情况简介最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从事有关强关联电子体系的一些定性结果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物理刊物上发表了50几篇文章。有些工作被有关专家在一些综述性文章中加以介绍。到2004年3月为止,被他人引用133次。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研究在当今凝聚态物理学理论中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近二十年来,实验物理学家们所揭示的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多是出现于这些体系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当属重费米子超导现象及高温超导现象。从理论物理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些体系的一

8、个共同之点是,要解释在这些体系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就必须对体系中电子之间的很强的库仑相互作用进行非微扰的处理。同所有理论物理工作者的工作一样,我们已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