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

ID:44900630

大小:31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02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_第1页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_第2页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_第3页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_第4页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与安全系统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档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设计人:周桐学号:040213200253指导老师:郭金明文档前言《矿井通风》设计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

2、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和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文档(一)矿井基本概况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m3/

3、t,煤尘有爆炸危险。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24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3、矿井生产任务设计年产量为0.6M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a。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1-1所示。拟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7、8两采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其采区划分见图1-2。采区巷道布置见图1-3。全矿井有2个采区同时生产,分上、下分层开采,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4条煤巷掘进,采用4台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

4、。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为38人,温度t=20℃,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2m3/min,放炮破煤,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2.4kg。有1个大型火药库,独立回风。附表1-1井巷尺寸及其支护情况区段井巷名称井巷特征及支护情况巷长m断面积m21~2副井两个罐笼,有梯子间,风井直径D=5m2402~3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1209.53~4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809.54~5主要运输巷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4507.05~6运输机上山梯形水泥棚135

5、7.06~7运输机上山梯形水泥棚1357.07~8运输机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4204.88~9联络眼梯形木支架d=18cm,Δ=4304.09~10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804.810~11采煤工作面采高2m控顶距2~4m,单体液压,机采1106.011~12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804.8文档12~13联络眼梯形木支架d=18cm,Δ=4304.013~14回风顺槽梯形木支架d=22cm,Δ=24204.814~15回风石门梯形水泥棚307.515~16

6、主要回风道三心拱,混凝土碹,壁面抹浆27007.516~17回风井混凝土碹(不平滑),风井直径D=4m70(二)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矿井开拓采用立井开拓方式,矿井通风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方式。矿井主要进风井为位于井田中央的副井,矿井主要回风井位于第七采区和第八采区的上部边界。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大巷位置位于负240米处石门揭煤地带的岩石巷道中。在第一采区有一个备用工作面,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在第二采区有两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所以矿井总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

7、的采煤方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采用后退式。(三)矿井总风量计算与分配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1)矿井需风量应按照“由里往外”的计算原则,由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他用风地点的实际最大需风量总和,再考虑一定的备用风量系数后,计算出矿井总风量。(2)按该用风地点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3)按该用风地点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风速以及温度等都符合《规程》的有关规定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二、矿井需风量的计算方法矿井需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并取

8、其中最大值。(1)按进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文档Q矿=4NK=4×380×1.15=1748m3/min式中Q矿——矿井总需风量,m3/min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4——矿井通风系数,包括矿井内部漏风和分配不均等因素。采用压入式和中央并列式通风时,可取1.20~1.25;采用对角式或区域式通风时,可取1.10~1.15。上述备用系数在矿井产量T≧0.90Mt/a时取大值。(2)按采煤、掘进、硐室等处实际需风量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