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ID:449018

大小:6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08-03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1页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2页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3页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4页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中国古代耻辱刑浅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在我们今天看来,耻辱刑这一制度设计似乎不免过于迂腐,但在当时却能反映出古人特定的刑罚逻辑。以髡刑为例。头发对今人来说其意义主要在于保护及美观,然而于古人远非如此简单。古人认为须发乃是人身精气之所在,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而除非出家当和尚,头发是不能剪也不能剃的。三国时曹操率军经过麦地,曾下军令凡踩踏麦地者,一律处死,但是他自己却因坐骑受惊踩踏了麦地,他不得不“割发代首”以示惩戒。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存在即为合理。那么“耻辱刑”作为一种横

2、亘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制度设计,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那其中的合理内核也不能为我们所借鉴。首先,耻辱刑兼有肉刑的性质,是一种可归人身体刑的跨界刑,只不过这类刑罚的主要矫正方法是给罪犯以精神罚罢了。我们现在应该提倡合理的、合法的、人道的刑罚。“耻辱刑是以对罪犯施加耻辱为刑罚方法的,是以摧残精神为主,包括辱没人格的直到贬为牲畜同类的‘奴’。”如前所述,耻辱刑的刑罚方法与现代刑法对罪犯的人格和理性的尊重的精神是相抵悟的。各国的刑法修正,莫不趋向于刑罚之人道而进行。刑罚之人道与人格保障有其密切之关系。其次,耻辱刑

3、的理论预设是,人皆有“羞恶之心”和“是非之心”,但在现实生活中,耻辱刑对无廉耻心的罪犯来说,是刑轻于罪,甚至完全失效。毫无疑问,社会上存在一类寡廉鲜耻的人,他们的口号是“我是流氓我怕谁”甚至基于扭曲的价值观念,他们往往不但不把受刑罚处罚视为一种耻辱,反而将其作为一种值得夸耀、崇拜的事,在这种亚文化圈中,罪犯所受的刑罚越重,便越被这些人认为是“英雄”;受到的刑罚次数越多,便越被视为“好汉”。对于这样的人,想要通过对他施以耻辱刑,让他感到有罪和耻辱,并因此体验到痛苦或不愉快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我们也应当看到耻辱感随着社会

4、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古代不食嗟来之食,现代有丐帮凭借要饭发家致富,不以耻反以为荣;维多利亚时代的女人视贞节为生命,现在靠卖淫为生在一些国家已经合法化。在大力倡导法治、强调社会的规范体系建构和控制的今天,我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从“法治国向文化国”16迈进,我们要以中国传统的合理内涵去构建现代社会。不得不说的一点:耻辱刑给罪犯烙以不名誉的印记,有时并不能收到防止罪犯再次犯罪的效果,恰恰相反,现代标签理论发现,被施以耻辱刑的罪犯一旦被社会贴上“无耻者”的标签,就有可能在社会互动的作用下产生“自我表现欲”,在这种逆

5、反心理的支配下,罪犯很可能变成真正的“无耻之徒”,从而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到这时,对其施加再多的耻辱刑也是徒劳的。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和法家,都非常强调“知耻”的重要性。中国古人将“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对国人的行为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设计。耻辱刑就是统治者运用耻感文化对国家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与肉刑、自由刑等通常意义的刑种有明显区别的是,耻辱刑的制刑目的正在于希望激活罪犯的耻辱感,使其感受到罪恶、耻辱进而对自身行为感到懊

6、悔、自责并寻求宽恕、愿意赎回和补偿;同时,对其他人也有一种明显的警示作用。我们在借鉴比较的基础之上,可以很好的将其运用于较轻的犯罪,并与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相适应,不能超越理性和人道的基本底线。同时要注意其在具体实践中的局限性,只有做到此才能真正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本文从我国古代耻辱刑的刑种,适用对象,和对其内核的分析希冀着能从前人那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纲:一、耻辱刑的刑种分类1、作为独立使用的刑种2、耻辱刑、肉刑与死刑的共同使用3、作为附加刑使用的耻辱刑二、耻辱刑的适用对象

7、三、我国古代耻辱刑的合理内核1、羞耻之心是耻辱刑的逻辑起点2、道德要求是耻辱刑的思想基础3、连带责任是耻辱刑的责任形态4、“仁恕恤刑”是耻辱刑的刑罚理念5、身份社会是耻辱刑的社会结构16四、我国古代耻辱刑的特点五、耻辱刑的其现实局限性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古代耻辱刑的刑种,适用对象。通过查找我国古代刑罚的文献、立法以及具有权威的论文,了解我国古代耻辱刑在各个时期的特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回归历史、探索其精义。通过这种横向的比较,得出耻辱刑的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古

8、为今用、回归历史、探索其精义。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1].陈兴良.刑法哲学(修订二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39[2].田宏杰.刑罚目的研究———对我国刑罚目的理论的反思[J].政法论坛,2000,(6).[3].中国政法大学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