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ID:44909651

大小:8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4

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_第1页
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_第2页
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3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节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2.会读、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3.知道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的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生产中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例,培养观察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2.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归纳出正确结果.【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自主预习案】1、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其特点为:(1)电流只有条路径。(2)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的工作互相(影响或不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则所有用电器都工作。(3)只要串联电路中,串联接入一个开关,即可控制的用电器。2、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其特点为:(1)电流有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2)各支路用电器之间,当某一支路断路时,其它支

3、路仍可为通路。(3)干路中的开关,支路中的开关。3、生活中的电路(1)和是最基本的电路。(2)串联电路:。(3)并联电路:。【课堂探究案】串联和并联1、现有器材:两只灯泡、两节干电池、导线若干、开关一个,要求:把两只灯泡同时连入电路,闭合开关两灯都亮,如何连接?(小组思考并讨论,能连出几种接法?)梯田文化教辅专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充分发挥你们小组的想象力,争取能多连出几种方法)2、将所画电路图进行分类3、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连接串联电路⑴你所连接的串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回到负极的电流路径有几条?⑵亲身体会一下串联电路中开关的位置发生变化时它的作用是否改变?⑶闭合

4、开关,两盏灯都发光,把其中的一盏拧下来,观察另一盏灯能否发光?由此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因损坏停止工作,其他用电器工作(填“能”或“不能”)。各用电器之间影响(填“相互”或“互不”)4、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1)连接并联电路。(2)你所连接的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回到负极的电流路径有几条?(3)亲身体会一下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干路的开关控制电路;(4)将并联电路中其中的一个支路灯泡拔下,另一个灯泡正常工作(填“能”或“不能”),可见,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影响(填“相互”或“互不”)。5、归纳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特点

5、把元件逐个连接把元件连接电流路径只有条路径有条以上路径,有路和路之分用电器间是否相互影响各用电器影响各支路用电器之间影响开关的作用只需要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而且与开关位置关干路开关控制电路梯田文化教辅专家【当堂训练案】一、判断题1.家用电器一般采用并联的连接方法。()2.通过一只灯泡的电流也全部通过一只电铃,电铃和灯泡一定串联。()3.一个电键可以同时控制一只电灯发光和一只电铃发声,则电灯和电铃一定串联。()4.电路中电键和用电器一般是串联的。()5.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总大于分路中的电流。()6.一个电键同时控制两个用电器,这两个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6、()二、填空题1.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产生,必须有______,而且电路应该是______。2.把电路元件______连接起来的方法叫做串联,把电路元件______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连接方法叫做并联。三、选择题1.家中的电灯、插座、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之间的连接方法() A.都是串联的;B.有并联,也有串联的; C.都是并联的。2.有三只相同的灯泡组成的电路,如果其中一只灯泡突然熄灭,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电路是串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正常发光; B.如果电路是并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也熄灭; C.如果电路是串联电路,另外两只灯泡一定也熄

7、灭。四、作图题1.把图1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2.把图2中各电路元件接成并联电路(电键接在干路上)。3.把图3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梯田文化教辅专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