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

ID:44909677

大小:4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_第1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_第2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_第3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_第4页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规范8.路线交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送审稿)8路线交叉2003.038路线交叉8.1互通式立体交叉8.1.1互通式立体交叉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现状与规划,地形、地物和地质条件,以及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应为主交通流发生源提供便捷的出入口。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应根据相交公路功能、交通量、收费制式,并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交叉范围内的主线及其出入口端部的平、纵面线形应具有足够的视距和顺适的衔接条件。8.1.2互通式立体交叉分为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和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两类。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应

2、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在交叉范围不得设置收费站,交通流应无交叉冲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与双车道公路相交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在高速公路主线以外的其它部位允许设置平面交叉和收费站。8.1.3高速公路与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符合下列条件者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1高速公路与通往市(县)级以上城市或其它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相交时。2高速公路与通往重要的工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公路相交时。3高速公路与通往重要交通源的公路相交而使该公路成为其支线时。8

3、.1.4一级公路与交通量大的其它公路交叉宜采用立体交叉。符合下列条件者宜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1一级公路与通往市(县)级以上城市或其它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相交时。2一级公路与通往重要的工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的主要公路相交时。8--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送审稿)8路线交叉2003.033平面交叉冲突交通量较大,通过渠化或信号控制,通行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4经对投资成本、营运费用和安全性分析,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效益投资比和社会效益等大于设置平面交叉时。8.1.5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

4、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城市、主要工业区附近宜为5~10km;其它地区宜为15~25km。2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不应小于4km。当受条件限制时,经论证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上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加速车道终点至下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减速车道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且应设置完善、醒目的标志、标线和线形诱导标等交通安全设施。当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间距小于规定的最小值,而经论证必需设置时,应将两互通式立体交叉合并设置为复合式互通式立体交叉。3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的最大间距不宜超过30k

5、m。在人烟稀少地区,其间距可适当加大,但不应超过40km。8.1.6互通式立体交叉与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隧道等其它重要设施之间的距离应能满足设置出口预告标志的需要。当受条件限制时,上一入口加速车道终点至下一出口减速车道起点之间的距离或隧道洞口至互通式立体交叉减速车道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8.1.7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设计速度应符合表8.1.7规定。表8.1.7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设计速度匝道型式直连式半直连式环形匝道匝道设计速度(km/h)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80、60、5080、

6、60、50、4040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60、50、4060、50、4040、35、3018--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送审稿)8路线交叉2003.03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直连式和半直连式匝道,其设计速度宜取表8.1.7所列的中值。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设计速度大于100km/h的直连式匝道,其设计速度可取表8.1.7所列的高值。匝道布设受场地限制而变异时,其设计速度可取表8.1.7所列的低值。2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设置收费站时,直连式和半直连式匝道的设计速度宜取表8.1.7所列的低值。不设收费站时,匝

7、道设计速度可根据相交公路设计速度和匝道型式选取。8.1.8匝道车道数应根据匝道交通量和匝道长度取值。当匝道设计小时交通量大于1000辆时,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应采用右侧加设紧急停车带的单向双车道匝道;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可采用不设紧急停车带的单向双车道匝道。当匝道设计小时交通量为400辆~1000辆,但匝道长度大于600米时,互通式立体交叉可采用不设紧急停车带的单向双车道匝道。其余则采用单向单车道匝道。8.1.9主线与匝道或匝道与匝道的分、合流连接部,应保持车道数的平衡8.2分离式立体交叉8.2.1分离

8、式立体交叉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现状和规划、相交公路的功能、公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质和环境等因素。1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交叉除已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其余均必须设置分离式立体交叉。2一级公路与直行交通量相对较大的公路相交叉,且可不考虑交通转换或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3设计速度较高,且直行交通量较大的公路相交,宜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8.2.2主线采用上跨或下穿的方式应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公路等级、地形、地质、对主线线形及相关工程的影响和工程造价等因素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