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

ID:44912363

大小:17.2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4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_第1页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_第2页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_第3页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_第4页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课堂的奇迹》读书笔记假期是一个用来充实与提高自己的最佳时期,教育系统很细心的考虑到了这些,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教育学书籍,比如我手中这本《中国课堂的奇迹》,读完之后真的是获益匪浅,受到很大启发!《中国课堂的奇迹》这本书是李金池老师的著作,李金池老师有着“全国优秀教师”和“卓越校长”等很多殊荣,作为河北衡水中学和精英中学的校长,李金池老师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并参照中国已有的成功教学模式,博采众长地创造了独具个性、适合自己的“衡水奇迹”和“精中奇迹”。尤其是“精中奇迹”,对我们现在转变教育观念,实行新课程改革有很大的指导启发意义。

2、先谈一下“精中奇迹”的诞生,这是一个非常激励人心的故事。其实,在李老师刚接过精英中学校长的担子时,它并非如学校的名字一般,是个冲满了“精英”的地方,甚至可以说,这个学校已经是一所“濒临死亡”的亡灵学校,按大多数人的想法,即使不放弃,也只能一边做好自己的本分努力着,一边听天由命。而李老师不这么认为,也正是他不这么认为,才得以创造出了让人赞叹的新型教育模式——精中奇迹。那李金池老师是怎样做的呢?首先,他不是抱怨与放弃,而是找出学校发展困境的原因,从学生、教师到学校管理等等各个方面,一点点具体有全面的进行了分析,在众多校长抱国家对私立学校的

3、政策不好时,李老师已经下定决心要办好一所民办学校!再然后他将与公立学校、老牌名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精英中学当时所处的阶段,对于薄弱学校来讲,求生存、求发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重中之重,而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正在于——课改。至此开始,李老师开始了全新的探索与实践,对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细管理”三箭齐发的办学理念,用不到三年的时间,使学校很快实现了逆势崛起!读完这第一部分时,我的激情完全被点燃了,就想起了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那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以前只是喊喊口

4、号,现在觉得没有其他更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了。我们总是过早的否定自己,总是给自己“他们可以,我不行”,“大家都觉得不可能,我也算了吧”……类似于这样的消极暗示,久而久之,似乎自己不努力的放弃,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当然我说这些不是空泛的,而是针对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的教学经历而有感而发的,去年是我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一年,刚入职,教的是学校的四年级,后来听说,这一届的学生是难得的“扶不起”,一时间有些丧气。但是,这些学生真不行吗,他们的底子不好,才小学四年级就没有挽回局面的机会了吗?那么多老师,都见过底子不太好的孩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5、我凭什么就不能?事实证明所有的差距,当你意识到它的存在并愿意为这差距去改变的时候,这差距就会慢慢消失,有什么可怕的?就像“闻道有先后”这句话,当我们努力时,实际上,我们与其他人只是时间先后问题,别人能成功,我们也可以!李老师的对“精中教育”诞生的介绍更让我意识到:遇到教学中的难题,第一是要有把它打败的决心与气势;第二,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总有人会成功,为什么不能是我们呢?接下来是《中国课堂的奇迹》的核心部分,讲述了“精中”高效“6+1”课堂经典的理论、优势、实操与功效;“6+1”的配套要求;经典课堂的《导学提纲》。李老师考

6、虑的十分充分,不仅介绍了理论还有实践,这让空泛的概念一下子变得很有立体型、操作性。高效“6+1”课堂模式的三大理论来源分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建构主义,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它是上个世纪美国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它的观点主要是:(1)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构建的;(2)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建构才可以获得;(3)一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应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如何,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促进学生对知

7、识的主动建构;(4)教学过程不仅应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我们依旧不陌生,它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更是被我们经常提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强调教育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后一个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虽没有前面的卓冠世界,也是国内有名的教学论,它是陕西师张熊肺教授创立的,更具有中国特色。我们知道了它的理论来源,那高效“6+1”课堂到底是什么呢?这个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是这样的:高效“6+1”课堂,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

8、它的“6”,在课堂中进行,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课堂模式中的“1”,谓之“练”,在课后的自习中进行,是为迁移运用。也就是说,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都需要7个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