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ID:44912955

大小:3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4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发布时间:2011-11-11  信息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作者:董洁霜;彭再德;范炳全  1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机制    1.1 城市化发展现状特征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位于上海市南翼,东起南汇嘴,西至沪浙交界处。其基本范围包括金山区亭枫公路以南地区;奉贤县南亭公路、南奉公路、川南奉公路以南的地区;南汇县远东大道以南和以东地区。该区域由金山区的枫泾镇为起点,至南汇县东海镇而终,总共覆盖43个建制镇,6个农场,面积达1961.2km2,人口169.8万,占全市总

2、人口的14.1%,共拥有海岸线105.74km,约占全市江海大陆岸线的60%。目前已形成惠南镇、南桥镇和金山卫镇三个县级中心城区,康桥市级工业开发区、金山石化、金山嘴工业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上海综合工业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区等重要工业园区。三个中心城区与各主要工业园区正逐步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并通过亭枫公路、南亭公路、南奉公路、川南奉公路、新卫公路、松金公路、亭卫公路、沪杭公路、莘奉公路、奉拓公路和远东大道等交通轴线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滨海地区城市空间基本框架。    然

3、而,上海滨海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城市化滞后,目前滨海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仅40%,与工业化水平的70%具有相当的差距;城区与重点镇的功能培育不足,对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带动力。②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不足,经济的总体素质不高;临海工业与乡镇工业之间缺乏梯度推进,带动力小,临海型、资源加工型工业体系尚未形成。③城镇规模偏小,数目太多,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城市基础设施落后。④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教育与科研基础薄弱,人口素质较低,人才紧缺,不能适应今后经济的发展需要;工业化给

4、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城市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加速阶段”和“停滞阶段”。在加速阶段,一些地区由于大型基础设施或大型项目的启动,或其他政策方面的因素,其城市化水平有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迅速提高。例如新加坡自1959年独立以来,政府不断投入巨额资金,扩建和完善港口、码头建设,并以港口为依托,发展与港口相关产业,并在港口经济带动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9年,城市化水平超过70%,年增长率达10%左右。上海市杭州湾

5、北岸滨海地区在今后20年内城市化水平将会迅速提高,到2020年将达70%左右,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2.1 动力之一:洋山深水港建设。长江三角洲及沿江流域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增长给上海港带来充沛的货源,200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位居世界第3,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万TEU,排名世界第6位,为上海港发展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当代国际海运业的主流,集装箱船舶日趋大型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建设具有15m水深的集装箱枢纽港。经过多方的综合论证,位于杭州湾北部、距上海南汇嘴外海

6、30km处的洋山港区最终被确定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新港址。目前,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已进入前期施工阶段,预计到“十五”期末,集装箱吞吐总量达150~160万TEU,占全港的27%;到2020年,其集装箱吞吐能力达1000万TEU,占全港的62%~64%。    根据世界港口城市滨海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国际枢纽港功能相协调、配套的滨海地区,往往是港口型经济的载体,成为港口相关产业的聚集地带,其城市化水平一般在70%以上。因此,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将会带动其相邻的南汇、奉贤、金山等滨海地区的工业发展,从而加速这一地区

7、的城市化进程。    1.2.2 动力之二:上海城市功能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2001)确定上海市职能性质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它不仅明确了上海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上海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调整的方向:集散、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将逐步成为城市的5大基本功能;“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成为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一批集聚力强和辐射面广的大市场的培育和建立、高科技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及其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导致城市功能分区在地域结构上的重组和不断演化。    新一轮的城市布局调整,

8、使一批高层次的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中,一批工业项目加速向郊区转移,从而使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得到加强,郊区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空间重组将促使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向郊区不断转移,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地域性城市体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