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

ID:44913870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04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1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2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3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4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专项练习一.考点介绍:在近年的古代诗歌鉴赏题目中,比较鉴赏因其更加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而逐渐成为高考的新宠。它有利于引导学生采取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归类学习。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或三首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一两个方面相同的诗歌进行比较,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点或相异点。考生要注意求同,更要求异。【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2015全国新课标卷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①

2、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

3、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例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问题。(11分)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系裙腰张 先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间有别,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___

4、___________之荷,《系裙腰》所写是____________之荷。(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答案】1.(1)夏 春(2)①《苏幕遮》:思乡。《系裙腰》:相思盼团圆。(2分)②运用了双关手法。末句“问何日藕、几时莲”中“藕”谐音双关为“偶”,“莲”谐音双关为“怜”。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产莲,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爱怜。(3分)二、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

5、的比较。【例三】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问题。(11分)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春夜别友人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注] ①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②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5分)答:(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6、答:【答案】(1)用典。(2分)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5分)(2)《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3分)《春夜别友人》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意思对即可)(6分)三、从题型设置上,既有单一比较,但更多的应是综合比较,至于比较途径和目的,可以分为“同中求异”、“辨别异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果用“同中求异”这一类型。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当关注以下对比热点(这也就

7、是命题人常设题作“比”的方面):①诗作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情感;②诗句的意思和作用;③诗作塑造的主要形象、创设的具体意境;④遣词的生动、形象、精巧;⑤诗句的前后勾联照应;⑥修辞手法的功能、作用;⑦诗作结构的总体安排等。还有一些典故的运用、反向衬托的作用等。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那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在平时的训练中,则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要注意不

8、同人对同一题材的吟咏。像杜牧(唐)《过华清宫》与杜常(宋)《题华清宫》的异同比较,畅当(唐)《登鹳雀楼》与王之涣(唐)《登鹳雀楼》优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