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详解

依恋理论详解

ID:44914686

大小:5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04

依恋理论详解_第1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2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3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4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5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6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7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8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9页
依恋理论详解_第10页
资源描述:

《依恋理论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依恋理论详解作者:EleanorWillemsen和KristenMarcel  译者:董建中  1.什么是依恋?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Harlow,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

2、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

3、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

4、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我们是以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为背景,来发现自己是谁、了解别人对生活中重要议题的感受、以及寻找弥合差异的方法。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大本营”,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乐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

5、、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  我们都会感受到的、对与另一人类个体的亲密亲近的渴望,常常被对自主和分离的需要所严重冲淡。依恋理论家把亲近需要和自主需要之间的这种紧张,看作是人类生活的核心性两难。约翰.鲍尔比的著述所表达出的依恋理论,揭示了依恋与独立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一位养育性照看者的令人满意的紧密关系——安全依恋——提供了幼童所需要的行动基地,他可以从其出发,勇敢地从事独立活动。人们在整个生命期中,持续感受到亲近与自主这两者间的对抗性张力。如果我们在生命伊始就有了成功亲近

6、的体验,则我们将不仅能够在与朋友和伴侣的关系中更好地创造亲近,我们也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独立存在所带来的挑战。  依恋著述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家约翰.鲍尔比,把适宜响应性照看者和依赖性婴儿这两者之间的密切依恋关系,确认为是一种为婴儿的生存所需要的适应性。照看者与婴儿之间的充满情感的关联,确保了两者生活在一起,至少在儿童的婴儿期内是如此。同时,正是这种亲近所带来的安全感,向儿童提供了他所需要的勇气,使他摆脱与照看者的早年牵涉、转而向外部世界进发。这个迷人的悖论——创造出密切的亲密关联、并基于此关联而摆脱依附——

7、正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所在。  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

8、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  然而,照看者和婴儿间的早年关系并不总是理想的。依恋理论讨论了不能适宜响应婴儿需要的互动,是如何导致不良关系(即不安全依恋)的。依恋理论探索了这种不安全依恋对自我觉知和独立能力的早期形成阶段的影响。另外,近期的研究更进一步,对成人期以及恋爱关系的形成进行了探索。关于如何“调整”不良的母-婴关系、如何“调整”该往日关系的未来影响——到目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