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

ID:4491745

大小:11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01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_第1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_第2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_第3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_第4页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火烧圆明园》教案第一单元:屈辱与抗争第一课血泪国耻活动主题二:火烧圆明园课时:一课时课  题火烧圆明园年级六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火烧圆明园”主题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圆明园这一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的奢华和焚毁后仅剩的残垣断壁的遗址展示在学生面前,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引领学生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了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这样一座华美的园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抢劫及付之一炬,引领学生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感受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泪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教

2、材分析“火烧圆明园”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个学习主题《血泪国耻》的第二个活动主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唯利是图本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引导学生从西方列强侵华策略和清朝内部政局的变化两个方面,思考中外反动势力‘合作”新格局出现的原因,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

3、借口、经过等,通过探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来培养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感悟与体验,学会鉴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以此为契机,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学情分析由于农村小学生视野相对较窄,这方面历史知识了解较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引导他们自主整合学习资源,迁移知识,从而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爱国热情。教学目标

4、1.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唯利是图本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2.通过探讨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影响来培养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经过、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告终的结局,激发学生立志自强,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1.火烧圆明园的的主要经过及其影响。2.英帝国主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

5、容及其影响。教学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教学设计思想由于教材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久远,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太少,教学时以现代学生观和教学观为指导,力争为富有生机和实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找到源头活水。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大量的图片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坚持“教、学、生活”三合一,让教材成为师生喜爱的对话与生活文本。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的学习侧重于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教材的知识结构注意由近及

6、远,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1.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调查,身边取材。2.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学习资源,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方法。3.遵循“开放生成”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班内汇报交流,从而达到资源共享。教学环境与媒体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上网收集资料、询问父母或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历史电影,从而激发爱国热情。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由老师制作课件课前全班同学共同观看,或者在教师的

7、指导下,采取到学校微机室或图书室查资料的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收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完成前置性学习调查表,通过不同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鸦片战争前历史背景。2.学生可以上网观看影片《火烧圆明园》。教师准备:1.设计发放前置性学习调查表。2.准备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视频,制作成教学课件。活动过程:第二课时火烧圆明园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雨果诗句。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学生默读,自己体会诗句的含义。2、师:雨果的诗句里说的是什么事件?它说明了什么?谁能试着用自

8、己的语言叙述一下?(学生试着叙述,叙述不足的地方其他学生可起立直接补充,适当的时候教师加以引导。)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过程。板书课题:火烧圆明园【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雨果的诗句,初步体验美丽的圆明园,让学生感悟这座美丽与神秘的东方建筑是如何的让人为之赞叹和震撼的!】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圆明园今昔对比(一)圆明园的辉煌1、师引导:(出示圆明园废墟图),这一座座废墟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多年了,然而却只是圆明园的一角。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交流:A、我感到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