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

ID:44941721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5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原文、翻译及赏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⑴    一年两度锦城游⑵,前值东风后值秋⑶。    芳草有情皆碍马⑷,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⑸,水带离声入梦流⑹。    今日因君试回首⑺,淡烟乔木隔绵州⑻。    词句注释    ⑴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    ⑵两度:两次。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城,一作“江”。    ⑶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东风: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指代春天。    ⑷芳草:香草。碍马:碍住马蹄。    ⑸别恨:离别之愁。    ⑹

2、离声:别离的声音。    ⑺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    ⑻淡烟:淡淡的烟雾。淡,一作“古”。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乔,一作“高”。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1][2]    白话译文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创作背

3、景    诗人在游览了成都风景名胜锦江之后,向成都东北行至绵谷(今四川广元县)时援笔吟成此诗,寄给当时与自己共游锦江认识的友人蔡氏兄弟。[1]    文学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    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

4、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云舒卷,云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云”。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云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

5、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中间二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云、山、水的美好多

6、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    末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诗人把中间二联“芳草”、“好云”、“断山”、“流水”的缠绵情意,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怀念上去,说:“今天因为怀念你们,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云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历代评价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程元初曰:诗人赋及国家与君子、小人处,嫌于伤时,不敢明言,皆托意讽喻。如……“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芳草”

7、比小人,“马”喻势利之辈,“好云”喻谗佞,“楼”比钧衡之地。若此之类,可谓言近而意深。隐以讽刺久闲场屋。友人刘费赠诗云:“人皆言子屈,我独以为非。明主皆难谒,青山何不归?”隐见之,遂起归欤之思。此诗“芳草”、“好云”一联,正刺时事,不胜愤恨也。后四句言己自归后,与蔡氏昆仲不免烟树隔去,回忆锦城两度相游,竞成往事;别离之念不深也乎?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前半追叙旧游,后半感伤远别:大开大合,真七字中之正体也。    《唐诗成法》:锦江佳景,春秋为最。一年两度,正值二时。    《网师园唐诗笺》:分承春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