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

ID:44943641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0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_第1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_第2页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倪邱中心校王团结一、指导思想在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落实新课改,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通过本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本学期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努力提高本人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八三班的数学成绩全面提高。二、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他们对初中生活非常陌生。所以做好学生学习角色转变工作至关重要。和小学相比,初中学习任务较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要想使学生适应环境,从而使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很大

2、的努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同时要加强基础训练。三、教学目标第一章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第三章第四章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

3、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第十九章 四边形了解各四边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各四边

4、形的有关性质和常用判断方法;探索并了解线段、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重心的物理意义;通过经历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和极差和方差,理解它们的统计意义,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的思想;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实事求是

5、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学会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熟记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运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2、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3、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直角三角形;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4、通过经历特殊四边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

6、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5、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的思想;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2、激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

7、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8、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六、行事历(见附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