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

ID:4494541

大小:6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1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_第1页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_第2页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_第3页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_第4页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运动中运动量的把握一、关于运动量1、什么是运动量。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能完成的生理负荷,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运动量是影响运动强度的首要因素。结合运动强度对运动量的影响,可以判断出运动强度越大运动量也就越大。幼儿在3—6岁的生长发育阶段其正常心率为120次/分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率逐渐减缓;然而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又称极限心率),3—6岁幼儿的最大心率约为210次/分左右。幼儿心率越快则说明幼儿运动强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幼儿心率的变化来判断幼儿运动强度的大小,

2、从而对运动量达到科学的监测和调控。2、影响运动量的因素运动的密度也称练习密度,是指在一次体育运动中,幼儿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与运动总时间的百分比。可以用公式:练习密度=身体实际练习的时间之和÷运动总时间×100%。运动的密度越大,表明运动量相对越大。结合3—6岁幼儿的年龄及生长发育特点,在安排其运动负荷时,练习的强度可以稍大一些,但间歇次数应多,运动密度不宜过大。影响运动量的其他因素,包括运动时间和运动项目。幼儿运动时间和项目与幼儿生理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幼儿心肌纤维较细,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容量较小,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调节还不够完善。所以,在体育锻炼中,运

3、动负荷要适宜。一般幼儿对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短的运动,如60米、100米和200米跑,各种活动性游戏,徒手操及哑铃等力量练习等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而对一些长时间紧张性运动、重量过大的力量练习及对身体消耗过大的耐力性练习等,则不宜过多采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判断幼儿生理负荷是否合理,是一项由内而外的综合考评机制。它需要通过呼吸系统、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等全方面监测后,才能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调控。然而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条件进行各项监测与分析,因此也可以通过它们所展现出来一些表象对其进行快速的判断和调控,如实时心率、出汗量、面色以及呼吸频率等。我们认为低强度运动

4、中幼儿心率为130一150次/分,中等强度运动心率为150一170次/分,高强度运动心里为170一190次/分,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的以心率为判断运动负荷、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简单易行指标。从整体机能反应的角度分析,运动生理负荷反应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四个阶段和五个关键点。他们分别是动员阶段、稳定阶段、疲劳阶段、恢复阶段和第一拐点(第二次呼吸点)、第二拐点(疲劳始点)、负荷强度极大值点、运动终点、转折点(恢复点)如图所示。(摘自参考文献1)参照科学的运动规律,我们能更好的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训练方法,进一步提高体育运动的运动效率。以“袋鼠跳”游戏为例,我们将游戏

5、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活动(动员阶段)、热身运动(稳定阶段)、竞争比赛(疲劳阶段)结束点评(恢复阶段)。每个阶段我们对各个阶段幼儿的运动心率也是不尽相同的。    准备活动我们主要以关节活动为主,穿插肌肉拉伸运动,其运动强度为45%最大强度、心率为130—150次/分、时间在2—3分钟为宜。热身运动为袋鼠跳徒手动作练习,主要以下肢跳跃动作为主,其运动强度为60%最大强度,心率为150—170次/分,时间在2—3分钟为宜。竞争比赛阶段,此节为游戏高潮部分,幼儿通过借助袋鼠袋进行袋鼠跳练习,练习内容为接力比赛或情景游戏。运动强度为80—90%最大强度,心率为17

6、0—190次/分,时间为10—15分钟为宜(分组练习,每组3分钟,间隔2分钟,3共组)。随后进入整理放松阶段,运动强度由急逐渐放缓。强度为40%最大强度,心率为130—150次/分,时间为5分钟。主要以快走、慢跑或上肢负荷练习为主。以上各指标和阶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幼儿适时的生理反应,做出适时调控。适时调控方法分为两种:(1)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是指增加或减少每组练习的次数、整个训练课或某项练习内容的组数,其特点是负荷强度无变化,负荷时间变化较小,负荷积分量变化最为明显;(2)调整练习的强度和时间。调整练习的强度和时间是指增

7、减运动练习的强度和时间的方法。这种调节方法能较明显地影响到每次训练课运动量和生理运动负荷量,常应用于年龄较小的受训者。由此可见,遵循幼儿运动生理负荷的科学变化规律,对幼儿运动量进行监测和调控,能够更为科学的指导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二、我们怎么把控运动量(一)注意活动安排的适量性。如果运动量过小,运动对身体刺激会相应减弱,从而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量过大,运动对身体刺激会很强,超越了幼儿身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从而损害幼儿的机体健康,如高难度的练习,会使幼儿的心血管系统、韧带、皮肤等机能无法适应;过高过难的运动会超出幼儿身体的体力

8、负荷,使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高度紧张而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