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

ID:44946348

大小:141.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05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_第1页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_第2页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_第3页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_第4页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派小说[1].残雪.马原、莫言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派小说艺术实验的兴起1、西方外来影响的艺术冲击。 2、文学自身的原因。随着新时期以来政治对文学钳制的松动,文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日益增强。艺术探索的势头增强,小说本体意识得到突出和强化。 3、同时,传统现实主义日渐僵化,也需要吸收现代主义的艺术营养,进行艺术更新。新时期作家们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尝试。(一)新时期初王蒙、茹志娟等人对“意识流”、和宗璞、谌容等人对荒诞、变形等现代小说手法的应用;(二)80年代中期刘索拉、徐星、残雪等人的现代派小说代表作品:《你别无选择》、《无主题变奏》,《山上的小屋》等。 (三)80年代中后期马原、余华、格非、孙甘露、苏童、莫言等为代表现代派与先锋小说二者区

2、分的依据是:从时间上看:现代派出现在80年代前期;先锋派则指80年代后出现的,具体说是莫言、马原之后的一批年轻作家。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于小说精神气质的关注,后者则有着鲜明的文体实验色彩。但事实上,这二者在很多的时候也是相通的。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刘索拉,女, 祖籍陕西志丹,1955年生于北京,作曲家、小说家、人声表演艺术家。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1985年发表处女作《你别无选择》,随后发表中篇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她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当代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1987年至1993

3、年前后移居伦敦与纽约,2003年后回北京。1997年在纽约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致力于使中国传统音乐以一种新形象进入世界音乐界。《无穷动》海报刘索拉《你别无选择》1985李鸣、小个子、孟野(有才帅气)、森森、马力戴齐(弹钢琴)、猫(弹爵士)、懵懂(想睡觉)、“时间”贾教授、金教授小说借音乐学院作曲系一群性格各异的青年学子的校园生活,反映了我国80年代的一种现实,一代人的情绪与骚动,也反映了一批青年执着追求、富有创造与社会那几十年不变的陈规旧习之间的抵触。小说带有西方“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的风格。垮掉的一代:是英文“TheBeatGeneration”的翻译。TheBeatGenerat

4、ion出现在美国的60年代(二战后),特指与当时的主流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一群青年。他们不满社会的现状,也不肯追求名利,而驱车前行,永远在路上,他们吸毒,他们放纵,他们渴求自由的生活。他们中代表作家是凯鲁亚克和金斯伯格,前者的《在路上》、后者的《嚎叫》深深地打动着不安的青年的心。“迷惘的一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包括海明威在内),他们之所以对生活失去信念是由于战争的创伤,但他们并未因此而失去对人性的渴望。与“垮掉的一代”不同。黑色幽默: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等“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

5、,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5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1970年进街道工厂工作,做过铣工、装配工、车工。1980年与丈夫开裁缝店。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超过六十万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突围表演》、中篇小说《黄泥街》、《苍老的浮云》等

6、。残雪《山上的小屋》一、小说的现代主义精神分析二、小说的现代艺术手法分析残雪的作品习惯于以一种非常态的精神病患者的叙事方式,营造着一个个虚幻的超现实的荒诞的心理世界。残雪所营造的这个心理世界,是对人类精神欲望的无意识层次的深层发掘,展示的是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人性的丑陋、丑恶和缺陷,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彼此之间的对立、冷漠、嫉妒、敌意。残雪的叙述语调冷漠、客观,这使残雪的作品具有寓言般的叙事效果,从而达到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普遍反映。莫言(1955——)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参军。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和鲁

7、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莫言文集》五卷,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酒国》、《红树林》、《檀香刑》,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牛》,短篇《拇指铐》等。1997年转业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报社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北高密乡我爷爷:余占鳌我奶奶:戴凤莲罗汉大爷我父亲我《红高粱》以抗日战争为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