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ID:44962638

大小:17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06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_第1页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_第2页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_第3页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_第4页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讲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一、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概述:1.产生的背景:a.俄罗斯的白银时代。1933年,诗人尼·奥楚普发表了《白银时代》的文章,率先提出这一概念。他把以普希金、茹科夫斯基、莱蒙托夫等人为代表的诗歌时代称为黄金时代,把经历了十九世纪六十年散文繁荣之后兴起的现代主义诗人(象征派、未来派、意象派勃留索夫、马雅克夫斯基、阿赫玛托娃)代表的时代为白银时代。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及其它艺术形式获得了一次大发展。哲学思想、宗教思想与各种社会思潮十分活跃。创造与标新立异成为时代的主题。b.对文学理论的全面反思现实主义的机械思维象征主义的神秘性。2.发展状况

2、:1914—1915年莫斯科大学文史系七位大学生成立语言学小组,主要关注诗歌的音律、民间文学,以雅各布逊(18岁)等人为代表1916年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成立。这一流派更关注文学问题,尤其是文学的语言风格问题。以什克洛夫斯基(23岁)、艾姆鲍亨等人为代表1926在,布拉格语言学学会成立(雅各布逊等人)(雅各布逊二次大战其间流亡美国,在纽约创建语言学小组,并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普通语言学。1927年3月,什克洛夫斯基作了《捍卫社会学方法》的报告。1930年年初,什克洛夫斯基发表《学术错误志》。“对我来说,形式主义是一条已经走过的路。1960年前后

3、,俄国形式主义者(包括布拉格学派理论家的著作)才被译介到法语、英语当中,并开始引起西方世界注意。1963年,雅各布逊《普通语言学论文集》法文版问世。1966年,巴黎《太凯尔》团体刊出《文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托多洛夫编,雅各布逊作序)3.研究方法:语言学的研究方法。a.内部研究:文学的文学性。把文学与其它事物加以区分,把文学研究与其它研究加以区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学院派文艺学研究现状:现实主义理论与象征主义理论(哲学的、宗教的、心理学的、历史的解释)。科学性问题B.形式主义。对内容,对所指的完全否定形式主义是一个包含不

4、同意义的概念。现代艺术中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来自康德。康德把审美设定为一种人与对象间的无利害、无目的与超功利的自由游戏,认为“当对象的形式在单纯对它的反省的行为里,被判定为人作为在这客体的表象中的一个愉快的根据(并不是由这对象获得的任何概念)时,……这对象因而唤做美。”这种试图排除审美的功利性、目的性等内容的美学思想被称作形式主义美学观。十九世纪以后,形式主义也常常用来标注诸如克罗齐、科林伍德的美学思想、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等艺术流派。克莱夫贝、荣格等人的艺术观,也在许多时候被称作形式主义的。其后,二十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的文学理论被统

5、称为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如果认真辨析一下的话,我们发现,在克罗齐、科林伍德以及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者那里,形式是指向人的神秘的内心世界的,他们认为艺术最终表现的是人的个体的、瞬间的精神内容,形式是人的精神的运作方式;在克莱夫贝尔和荣格那里,形式要么是人类的原始文化经验、艺术经验的结晶,要么是人类古老的集体无意识的载体;而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的文学理论所代表的仅仅是形式主义中的语言学倾向,它们的共同点是强调,艺术在本质上是语言。C.语言分析:音韵、句法、修辞、叙事。语法、词、语音。艺术的本质是超感情的。在文学里,血液并不是血淋淋的,而是和温柔一

6、词压韵,让它进入一种声音结构和意象结构。(雅各布逊)在第五十五回文本叙述到李逵为赚朱仝上山,活劈了知府家年仅几岁的“小衙内”这一十分残忍的事件时,金圣叹却批云:“读至此句,失声一叹者,痴也。此自耐庵奇文耳,岂真有此事哉!”(P832第五十五回夹批)第十九回,林冲上梁山后,派人打探妻子消息,回说“闻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成亲,自缢身死,已故半载”,金圣叹于此处批道:“完林冲娘子。”并说,“颇有人读至此处,潸然泪落者,错也。此只是作书者随手架出,随手抹倒之法,当时且实无林冲,又焉得娘子乎哉?”在第四十三回中,金圣叹称《水浒传》中这种了结一些次要人物的方法为“狡

7、兔死,走狗烹之法。”D修辞学视角语法研究与修辞研究的区别结构主义文学研究在语言观上主要受索绪尔影响,认为文学语言具有确定性,语言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内在的逻辑与普遍的规律,文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对这些内在逻辑与普遍规律进行揭示;在方法上,20世纪语法研究所遵循的抽象性、系统性、稳定性、共时性原则受到重视,得到普遍应用;解结构主义的文学理论研究则强调语言建立在能指与所指偏离的基础上,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都是无限增生的,因此文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打破文本统一性的神话,揭示文本的内在矛盾,发掘文本的新的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更多地受20世

8、纪的修辞学研究,特别是语境理论与话语理论的影响,强调的是语言的动态性、历时性、不确定性的一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