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ID:449634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3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2页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3页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应用心理学大学生专业认同与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的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广大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通过高考的考验,跨入大学的领域。经年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一路攀升,到2010年,大学生人数已突破3000万人:很多学生面对不同的专业则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他们做出的选择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及生活。由此,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则受到了大家普遍的关注与重视。本研究采用了情绪调节量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ifeSatisfactionScaleofCollegeStudents,CSLSS)、大学生专业认

2、同问卷,对300名应、往届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究大学生专业认同、情绪调节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认同;情绪调节;生活满意感1专业认同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概述1.1专业认同的概念认同,即认为彼此是是同类,具有亲近感或可归属的愿望。心理学上的解释为,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心目中榜样人物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们相一致。认同能够是想象的,也能够是实际的。Erikson(1959)把认同分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专业认同则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的接受及认可(王顶明,2008),国外的学者研究认为,专业认同是在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环境

3、的影响下,在内心深处发生演变(内化),从而获得的专业身份的(并非永久性固定的)确认(SimonaCrisafulli,2007)。中外学者的研究都显示:专业认同包含了学习者的情感,坚信自己所学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成果也显著。1.2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概述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之前国内的学者有的探究了有关专业认同的理论述评(王顶明,2008)或是综述(杨宏、施远程,2009),有的探究了专业认同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人格类型(胡志海、黄和林,2006)

4、以及专业认同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张弘、曹大友,2010)。其中,张田、孙卉、贾林祥(20083)所做的专业认同的研究采用了自编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和内外向性格测试表区分了大学生在性别、专业类型、年级以及性格上存在不同的差异。虽然关于专业认同的探究各个维度有十分详尽的研究,但是在关于如何提高专业认同的方面还是非常薄弱。可见专业认同的研究是以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2情绪调节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概述2.1情绪调节的概念情绪调节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上研究比较多的概念,关于情绪调节定义的归纳也略有差异。Thompson(1991)认为情绪调节

5、是指个体对所有监控、评估和调节情绪反应的内在、外在的过程;Guthrie(2000)等学者认为情绪调节是引发、加强、抑制与维持内在的状态以及其相关的生理过程。他们都着重认为情绪调节是一种过程。而Eisenberg认为情绪调节是一种以实现个人目标为目标来调整情绪唤醒的能力。2.2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概述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多数都探讨的是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且情绪调节对这些因素的影响都非常大。LisaFeldmanBarett(2004)等学者在其双重过程模型理论里阐述了情绪的两种不同研究途径,分别集中在情绪

6、产生过程的输入与输出方面。而Gross(2003)则认为情绪调节是产生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情绪调节。对于应对情绪调节的方法,也有不同的研究成果。根据Lazarus(2003)等学者的情绪应对研究,他们将个体应对情绪方法分成以2种不同对象为中心:问题与情绪,或是思考问题的解决策略,或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情绪来应对。关于情绪调节的总体研究成果,则都显示为良好的情绪能使人能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反之,则会影响平时正常的生活质量。现今关于情绪调节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大多数都是在显示情绪调节的现状以及各因素的相关关系,在如

7、何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或是改变大学生情绪调节的过程上还是比较匮乏。3生活满意感的概念及相关研究概述3.1生活满意感的概念生活满意感,就是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朱美娟,2007),且生活满意感是研究个体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研究者们多数是在探讨生活满意感之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生活满意感分为两种:一般生活满意感与特殊生活满意感。一般生活满意感是指个体对个人生活的评价,而特殊生活满意感是指在不同场合下的对生活的评价。3.2生活满意感的相关研究概述3有研究表明,生活满意感与心理控制源、成就动机的关系也十分显著。成就动机、生活满

8、意感与心理控制源呈正相关,且成就动机,心理控制源对生活满意感有预测作用(景玉环、项明强,2007)。此外,个体的主观身体感受与生活满意感也有着明确的相关:主观身体感受也可对个体生活满意感做出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