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

ID:44984858

大小:2.65 MB

页数:130页

时间:2019-11-06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_第1页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_第2页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_第3页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_第4页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4章 数字基带传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通信原理第4章数字基带传输1/108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第4章数字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传输——运用各种基带信号传输数字序列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4.2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4*多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5码间串扰与Nyquist准则4.6*信道均衡4.7*部分响应系统4.8符号同步4.9线路码型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5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

2、元数字基带信号7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8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9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10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1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1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1二元与多元数字基带信号1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1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15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1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17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18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19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

3、码型20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4.9.2HDB3码及其他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AMI码的一种改进码型,ITU-T推荐使用的码型之一。编码规则:将满足正负交替的码称为B码,违反正负交调的码称为V码。1)先进行AMI编码2)检查连续0,每出现一个四连0,用“破坏码元”组B00V或000V代替。代替原则是任意两V码之间的B码个数维奇数。这样,B码和V码均满足正负交替。无直流。2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2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9线路码型2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2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25电子科

4、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2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27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28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29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30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3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例4.4单极性RZ码的功率谱当k为奇数和0时3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3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2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与带宽3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35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

5、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3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37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38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39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0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5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6、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47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48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等价于输入为ys1(t)-ys0(t)时输出端采样信号的信噪比49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低通滤波器接收(在信号采样值不变的条件下滤除噪声)设滤波器带宽为B,输入噪声功率谱为N0/2,接收系统输入信号S(t),其采样值为S1和S0。输出参数输入参数50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匹配滤波器接收

7、输出信噪比为:51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52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用输入平均比特能量表示误码率LPF接收:设幅度为A的单极性NRZ码,用第一零点带宽近似表示LPF的带宽。MF接收:53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5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55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56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3二元信号的接收方法与误码分析57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