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

ID:44986346

大小:20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6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_第1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_第2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_第3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_第4页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2014年5月16日二、活动地点:本校三、活动主题:“师退生进学位中心”——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数学专题培训四、活动目的:“师退生进学为中心”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要求,是我们课堂教学变革的要求,是学生及其发展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未来是“学为中心”的目标指向;关注孩子能力发展是“学为中心”的着力点;“师退生进”是“学为中心”转变教学方式的主要形式。五、活动过程:时间内

2、容上课教师2014年5月16日下午第一节1:50~2:30五《三角形面积练习》包瑜第二节2:40~3:25说课、磨课过程、评课4~6年级数学教师第三节3:35~4:15学习教研室章拥军老师“师退生进学为中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相关材料包瑜主持桐庐县方埠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2014-5-16一、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方埠中心学校小学数学(高段)教研组活动签到册时间:2014-5-16活动主题:“师退生进学位中心”——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数学专题培训年级签

3、到未到教师及原因四年级包瑜、濮利英、余明华全到五年级吴潮水、曾如根、徐锡锋六年级钱萍、吴清、李智慧、胡丹、何颖桐庐县方埠中心学校小学数学教研组2014-5-16一、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三角形面积练习》教学案例及反思桐庐县方埠中心学校包瑜教学目标:1、知道并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合理选择底和高进行面积计算。2、通过找与原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观察、阐述并理解等积变形三角形的特点。3、能够初步运用等积变形灵活解决问题,感受等积变形在解决问题中的便捷与优势。4、初步感知等积变形

4、的多种方法,发展、拓展思维。教学重点:理解等积变形的特点和作用,能够初步利用等积变形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够初步利用等积变形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回顾三角形面积公式化,计算三角形面积【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复习利用三角形公式求面积进一步理解底和高之间的关系。1、呈现三角形ABC,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S=底×高÷22、出示不是对应一组的底和高,判断能否求出三角形面积。3、出示一组对应的底和高,求出三角形面积。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学情预设:因为三角形对应底和高是四年级学的知识

5、,五年级学三角形面积时又复习强调,因此估计学生都能比较清晰得进行判断课后反思:基本复合预测情况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二、感知等积变形的特点、作用【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找与原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观察、阐述并理解等积变形三角形的特点。初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通过“等积变形”灵活解决问题,感受等积变形在解决问题中的便捷与优势。1、画一画:以BC为底,画出与三角形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ABC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1、作品反馈(

6、幻灯展示,学生自己讲解),小结特点:形状改变,面积不变。2、以AC(或AB)为底,找到与ABC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辨析未知三角形的大小。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学情预设:①所有学生都能画出一个(以BC为对称轴的轴对称的三角形)②大部分学生能画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所有三角形。③在画出图形后基本上同学能说出跟原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无数个,能说出依据:两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处处相等,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课后反思:基本上符合预测结果。因为格子图的原因,部分孩子只能画出格点上的三角形,

7、因此在判断三角形个数的时候不能马上得出无数个的结论。但在其他同学的引导下还是能较快理解。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25CABE4、想一想:你能用转化的思想求出下列三角形的面积吗?(单位:CM)5BCA2DS△BCD=S△ACE=反馈:幻灯展示,学生讲解解题思路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活动记载学情预设:①第一题既可以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直接求,也可以用等积变形来求未知三角形面积。预计所有同学都能求出,大部分同学能利用2种方法解决。②第二题未知三角形没有已知的底

8、和高,必须通过等积变形来求,而且形状发生适当转换,AC为共底。预计大部分学生求出三角形面积。课后反思:基本上符合预测结果。生成:大部分学生除了利用公式外,都只能用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概念化)来解决,但有学生有具体的变形思维,通过将已知三角形拉动得与未知三角形重新,或者将未知三角形拉动得与已知三角形重合来解决问题,形象生动,容易理解。10201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高效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