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

ID:44988718

大小:14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06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_第1页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_第2页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_第3页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_第4页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介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典诗歌鉴赏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进程诗、词、曲诗三百楚辞乐府诗五言诗近体诗(格律诗)词曲词:(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曲:(分类)散曲和杂剧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抒情言志。(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等)另一个重要特征为讲究音韵之美。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出现在唐代,因此唐人把新出现的诗体,称为近体,把唐以前的各种诗体称为古体,用以区别两种诗体的不同。近体诗与古体诗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句式,没有固定的平仄和韵律。近体诗则与之相反,有十分严格的格律。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和排律,从字数上有五

2、言和七言两种。诗歌形象的鉴赏文学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景象。1、人物形象鉴赏依据——人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鉴赏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诗歌鉴赏考点一2、景物形象抓住带着诗人强烈主观情感的事物,即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的整体与诗人的情感,即意境。3、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里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常与象征手法联系。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

3、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分析形象型答题规范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何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请分析。答题三步走:1、“复述”(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了形象类别(景、物、人);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及寓意;3、指出作者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

4、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2008广东卷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广大世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用宋高宗和秦桧以及对女真贵族俯首贴耳、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来衬托木

5、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慨。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刻画了一个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乐观者的形象。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描述了木芙蓉开花不畏严寒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

6、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诗歌语言鉴赏一、语言风格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生动形象、绚丽飘逸二、炼字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颜色词诗歌鉴赏考点二悠然见南山。(“见”无意识,自然地映入眼帘。见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和绿的鲜明对比道出了时序的匆匆。)分析炼字型答题规范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最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答题三步走: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

7、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到达怎样的效果,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