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

ID:44991743

大小:1.0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06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第1页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第2页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第3页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第4页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2 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1声明课件里的部分图片来自于内地院校精品课程公开资料,特此感谢。2第一节、动物发育的一般规律一、动物发育的阶段划分1、卵细胞的极性和受精卵细胞的结构是非均质的,细胞质的分布不均匀。动物极:细胞质多的一端或极体释放的位点所在的一端植物极:卵黄多的一端细胞分裂在细胞质的部分进行。根据卵内卵黄的多少可将卵分为:少黄卵(isolecithal)——文昌鱼;中黄卵(centro)——昆虫;多黄卵(telolethal)——如鸟类。34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为一个细胞称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52、卵裂卵裂:受精卵分裂方式,它与一般

2、细胞分裂的不同点在于每次分裂之后,新的细胞未长大,又继续进行分裂,因此分裂形成的细胞越来越小。这些细胞也叫分裂球。6不同类型的受精卵卵裂方式不同,可分为: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见于少黄卵。均等卵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如文昌鱼。不均等卵裂:卵黄少,分布不均匀,如蛙。不完全卵裂:仅卵的一部分发生分裂,卵黄多处分裂受阻,见于多黄卵。盘裂:卵裂只限于动物极的细胞质部分,如鸡。表面卵裂:分裂只限于卵表面,见于中黄卵,如昆虫。783.囊胚期卵裂后期,胚胞排列成球状,在卵细胞中央形成一个明显的空腔,即囊胚腔。其周围的细胞称为囊胚层。囊胚腔的出现使胚体细胞的

3、活动有了充分的空间。93原肠期出现了原肠腔、内胚层、外胚层、原口原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口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内胚层内陷形成口的动物。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属于后口动物。10原肠形成的方式主要有5种1)内陷(invagination)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形成二层细胞:外胚层(ectoderm),内胚层(endoderm)。内胚层围绕的空腔将形成未来的肠腔,称原肠腔(gastrocoele),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或胚孔(bla

4、stopore)。海星2)内移(migration)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而形成内胚层。。某些腔肠动物113)分层(delamination)囊胚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从而形成内外两胚层。4)内转(involution)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一面边缘向内转,再伸展成为内胚层。5)外包(epiboly)动物极的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细胞由于卵黄多分裂较慢,结果动物极细胞逐渐向下包围植物极,形成外胚层,被包围的植物极细胞形成内胚层。12134.中胚层和体腔的形成随着胚胎发育的继续进行,大多数动物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了中胚层,同时伴随着体腔的

5、形成。中胚层的形成和体腔的出现有两种方式:端细胞法:又称裂体腔法体腔囊法:又称肠体腔法14端细胞法(telocellsmethod)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裂成细胞团,形成索状,并向内外胚层之间伸展,形成为中胚层。由于中胚层之间的真体腔是中胚层细胞向内和向外裂开形成的,故称裂体腔(schizocoel),端细胞法又称为裂体腔法(schizocoelousmethod)。原口动物均以裂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高等脊索动物也由这一方式形成中胚层、体腔,但具体的形成过程更复杂15体腔囊法(coelesacmethod)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

6、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coelomsac);体腔囊逐渐发育增大并与内胚层脱离,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中胚层包围的腔为体腔。由于体腔囊来源于原肠,故又称肠体腔,此法又名肠体腔法(enterocoelousmethod)。后口动物(棘皮、毛颚、半索、原索、脊索动物)由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16175、神经胚(文昌鱼)脊索动物神经管、脊索和真体腔的建成18神经管的形成脊索动物原肠胚形成后,胚胎背部沿中线的外胚层细胞下陷,形成神经板,板两侧外胚层细胞形成纵褶,纵褶逐渐靠拢,且在背部愈合,渐进入胚胎内部,且与表面分离,形成中空的神经

7、管。19脊索的形成在形成神经管的同时,原肠背面中央纵向隆起,形成脊索中胚层,最终脱离原肠,形成脊索。20体腔的形成脊索形成同时,原肠背部两侧出现成对的体腔囊,按节分布的肠体腔囊,渐增大,每一体腔囊分为上下两部分,体节(背中胚层)和侧板(侧中胚层)。侧板:所包围的一系列体腔囊壁相连通,形成左右两个体腔,以后腹肠系膜消失,左右两体腔在肠道下相通,发育为体腔。侧板外层发育为体壁中胚层,内侧为脏壁中胚层。21体节:分化为生骨节、生肌节和生皮节生骨节:体节内侧,形成脊索鞘,神经管外结缔组织,肌隔生肌节:体节中间,形成肌节生皮节:体节外侧,形成真皮(表皮下基地组织)

8、22生殖节文昌鱼生殖腺由体节与侧板相接处的体腔囊壁突起形成,也称生殖节。2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