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

ID:45019974

大小:13.83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11-07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_第1页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_第2页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_第3页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_第4页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生态学-地带分布-2011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动物地带性分布与区系动物地带性分布世界动物区系我国动物区系1、动物的地带性分布地球陆地的自然条件从低纬到高纬度呈现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山地条件下还有类似的垂直分布,不同自然条件下均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和动物类群。陆地自然地理带大致可分为,苔原、草原、荒漠、针叶林、阔叶林、热带雨林。动物伴随植被条件和气候条件变化,形成相应的动物类群,构成动物的地带性分布格局。垂直分布在山地条件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植被类型呈现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分布规律,称之为植被的垂直分布。动物最终依托植物而生存并受气候条件影响,动物类群随植被和气候发生改变,形成相应的垂直分布

2、模式。苔原分布在北半球极地附近。日均温≥10ー的积温<600℃,年降水量300毫米左右,严寒湿润,有多年冻土,泥炭沼泽,土壤多为冰沼土。植被类型主要是苔藓、地衣和杜鹃花科灌木,呈垫状生活型。代表动物有北极狐、旅鼠、驯鹿、北极松鸡等。Mt.Denali(麦金利峰),Alaska旅鼠生活在北极苔原、环北极地区如挪威北部和亚欧大陆高纬度地区,全身长10-18厘米,冬天毛色变为全白。具有超强繁殖力,年生7-8胎,每胎可生7-20个幼崽,幼崽出生30天后可繁殖;种群拥挤情况下,发生行为体色变化,体色为桔黄色,具有挑战性,有死亡大迁移之称。驯鹿广泛分布在欧亚和

3、北美大陆北部,中国的大兴安岭西北坡。每年9-10月交配,4-5月产仔,每产1仔,哺乳期165-180天,雌鹿1.5岁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200多万年以前,更新世后期,部分驯化。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迁移,春天离开自己越冬的亚北极地区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草原: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大片区域,及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总面积是陆地面积的1/6。耐寒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禾本科植物,也有灌木种类,为温带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带,如北美大陆草原和欧亚大陆草原,冬季寒冷夏季温和。热带草原:分布在热

4、带、亚热带地区,草原上散生一些乔木,有的被称为稀树草原。代表性动物包括,在北方有的黄羊、黄鼠、草原雕等,在南方的有斑马、狮、长颈鹿、驼鸟等。藏羚羊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体形与黄羊相似,体长为117-146厘米,体重45-60千克。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藏羚羊每年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繁殖后代。荒漠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干旱地区,包括欧亚

5、、非洲、澳洲,以及南北美洲等地,自然条件严酷、日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小、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灌木类占优势,生活型多样,主要适应干旱、高温甚至是低温环境,如多浆液植物、少浆液植物、短命植物等。动物组成主要有爬行类、啮齿类、鸟类以及昆虫等适应干旱缺水环境的动物种类,具有较高的高温干旱的适应能力,有不少穴居动物,或夜间活动动物。如野马、跳鼠、驼鸟、热带荒漠袋鼠等。鸵鸟驼形目,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历史上也有记载,目前主要分布在非洲低降雨量干燥地区和澳大利亚荒漠地区。成熟雄鸟体高1.75-2.75米,体重60-160公斤,雄性成鸟全身大多为黑色,翼端及尾羽

6、末端之羽毛为白色。雌鸟大部褐色。呈群居生活,每群5-50只,日行性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嗅听觉灵敏,善奔跑,一步可跨8米,时速可达70千米/小时,能跳跃达3.5米,寿命约30-40年,养殖条件下可达70年。在非洲,旱季繁殖(7-1月),一雄多雌,雄鸟筑窝,雄鸟与一雌鸟轮流孵卵,雌雄鸟昼夜轮流孵卵。骆驼骆驼科、骆驼属,平均寿命30-50年,原产于北美,约在4000万年前产于北美,其远祖越过白令海峡到达亚洲和非洲,并演化出双峰驼和单峰驼,4000年前被驯养,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印度、非洲北部。平均寿命30-50年。成年骆驼到肩膀身高1.85米

7、,到驼峰身高可达2.15米。冲刺速度可达40英里/时,长途持续速度可达25英里/时。沙漠之舟,适应沙漠环境,鼻孔能开闭,足有肉垫厚皮,背有肉峰,内蓄脂肪,可代谢产水,胃有三室,第一胃室有20-30个水孵以贮水,红血球可以大幅膨胀吸水来贮水,可以多日不吃不喝,一旦遇到水草,可以大量饮水贮存。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鼻内有很多极细而曲折的管道,平时被液体湿润,缺水时在管道表面结出1层硬皮,吸收呼出的水分;经吸气时送回体内。骆驼体内水分丢失缓慢,脱水量达体重的25%仍无不利影响。骆驼能一口气喝下100升水,并在数分钟内恢复丢失的体重

8、。北方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大约在北纬50-65°之间,其北边为冻原,南边为温带草原或温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