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ID:45030404

大小:24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8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1页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2页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3页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4页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 385.2-2016 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385.2—2016代替DB33/T385.3—2008青虾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Orientalriverprawn(Marcrobrachiumnipponense)—Part2: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eed-rearing2016-11-23发布2016-12-23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385.2—2016前言本部分根据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33/T385《青虾》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第2部分:苗种繁

2、育技术规范。本部分为DB33/T385的第2部分。本部分代替DB33/T385.3一2008《无公害青虾第3部分:苗种》。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了苗种繁育(见5);——增加了五氯酚钠、呋喃唑酮类残留量测定方法(见7.3.5、7.3.6)。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德清吴越水产养殖公司。本部分起草人:周志明、顾志敏、李喜莲、归毛头、黄小红。本部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385.3一2008。IDB33/T385.2—2016青虾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

3、规范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青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苗种的术语和定义、苗种繁育、苗种质量、安全质量、检验方法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青虾苗种的繁育及质量评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857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物的测定GB/T21311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残留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B297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五氯酚钠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

4、法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虾苗能水平游泳和爬行,全长为0.7cm~2cm的仔虾。3.2虾种全长为1.5cm~3.0cm的幼虾。青虾苗和青虾种通称为青虾苗种。3.3伤残率附肢或额角损伤的个体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4苗种质量1DB33/T385.2—20164.1外观体色为青蓝色并有棕色斑纹。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游泳快速,反应敏捷,附肢齐全无损伤。甲壳光滑,无附着物。4.2可数可量性状全长95%达到规格为0.7cm~2.0cm标准,伤残率在5%以下。青虾头胸甲长与体长、体重、全长的对应表参见附录A。4.3病害不带水

5、霉病、弧菌病、烂肢病、黑鳃病、纤毛虫病等疾病病原。5苗种繁育5.1苗种繁育池22每口池塘面积667m~3335m,水深以1.0m~1.5m为宜。5.2抱卵亲虾选择及放养5.2.1亲虾质量要求选择体长5cm、体重2.5g以上的健康抱卵亲虾个体作亲本,要求规格均匀,以直接从湖泊、外河中通过抄网、虾笼或虾罾等渔具收集抱卵虾为宜。抱卵虾应选择卵粒绿色或桔黄色、颜色一致的个体。同批卵粒颜色相近的个体养殖在同一池中。5.2.2亲虾的放养抱卵亲虾放养量为75kg/hm²~150kg/hm²。可以将抱卵亲虾直接放入育苗池,也可以放在网目为0.56mm,规格2m×1m×0.7m的聚乙

6、烯网箱中培育。孵化完成后,亲虾可随网箱一起取出,池塘面积133022m~2000m,水深1.0m~1.5m,每只塘设置5只~10只网箱,每只箱放抱卵虾2kg~3kg。5.3虾苗培育5.3.1设置隐蔽物虾苗培育池中栽种水生植物,以喜旱莲子草为主。5.3.2施肥在亲虾放养前7d,施用经发酵熟化的有机肥或使用生物肥料。发酵时加入1%~2%肥料量的生石灰作消毒处理,施肥量为1500kg/hm²。使用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5.3.3投饵采用豆浆肥水育苗法。在青虾溞状幼体孵出后2d~3d,每公顷每天用22.5kg~37.5kg黄豆磨浆,纱布过滤,去渣后全池泼洒。一天泼

7、浆2次~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5h~6h,一周后可投喂不过滤的豆浆。到第五期溞状幼体时,以肥水为主,保持水质透明度30cm,视水质情况适当泼洒豆浆或添加四号粉、鱼粉和蚕蛹等饲料,发现仔虾后开始投喂饲料破碎料。2DB33/T385.2—20165.3.4水质调控育苗初期7d,池水位保持80cm,以后每隔2d~3d加注经过滤的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cm~15cm,水加满为止。初期水质略浓,视浓度施用生物肥料或加注新水或施用生石灰等,控制透明度在25cm~35cm。育苗期间使用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0mg/L。水质主要物理因子指标见表1。表1主要物理因子指标养殖阶段透明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