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

ID:45031800

大小:8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8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_第1页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_第2页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_第3页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_第4页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T××××—200×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01-01实施2004-12-14发布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DB37/T424—2004DB山东省地方标准备案号:116574--20051DB37/T424—2004前言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云中、张本成、王四杰、王德志、李国江、马家强、周京济。 IDB37/T424—2004海蜇放流增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海蜇(Rhopilemaesculenta)人工放流

2、增殖的渔业水域与渔业环境、苗种培育、苗种规格与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与检验规则、计数方法、苗种运输与放流技术、放流管理及回捕技术要点等。本标准适用于海蜇人工放流增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8588渔业资源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2763.4-1991海洋调查规范BG17

3、378-1998海洋监测规范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术语和定义3.1渔业水域鱼、虾、蟹、海蜇等渔业生物的产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以及鱼、虾、蟹、海蜇、贝、藻等渔业生物的增殖、养殖场。3.2渔业环境天然渔业生物、人工放流和人工养殖的渔业生物栖息繁衍的水域环境。3.3人工放流将人工繁育的苗种放回天然水域以增殖渔业资源的活动。3.4渔业资源增殖用人工的方法直接在自然水域中放流经济水生生物种群或移入新种群,增加其数量,提高其质量的活动。3.5渔业资源监测

4、对渔业资源状况及其环境要素进行连续或定期的观测、测定和分析。3.6伞部水母体上部隆起的部分。3.7口腕部水母体伞部下面的口腕、肩板及其附属器官。3.8伞径海蜇自然伸展时伞部边缘间的最大直线长度。5DB37/T424—20043.9苗种用作放流增殖的伞径≥8mm的幼蜇。3.10规格合格率符合规格要求的海蜇苗种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3.12伤残个体苗种伞部和头腕部分离、伞部破损、口腕部残缺的个体。3.13伤残率伤残个体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3.14畸形个体苗种口腕与伞部相歪斜、伞部为缺损后再生、双口腕或双伞部的个体。3.15畸形率畸形个体数占苗种

5、总数的百分比。3.16死亡率因病或损伤等原因而死亡的个体数占苗种总数的百分比。4渔业水域与渔业环境4.1放流海区条件4.1.1地理位置在潮流畅通的内湾或岸线曲折的浅海海域,附近有淡水迳流入海。4.1.2基本条件盐度10~35,饵料生物丰富,避风浪性良好。4.2人工放流水域水深5m以上,距离海岸5km以上。远离排污口及盐场、大型养殖场等进水口。非定置网作业区。4.3水质条件符合GB11607的要求。5苗种培育要点5.1培育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5.2投饵所用饵料应符合NY5072的要求。5.

6、3病害防治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6苗种规格根据海蜇苗种伞径大小,放流苗种规格分为三类(见表1)。表1海蜇放流苗种规格分类分类伞径mm一类≥20二类≥15三类≥87苗种质量要求7.1规格合格率、死亡率、伤残率及畸形率应符合表2的要求。5DB37/T424—2004表2海蜇放流苗种规格合格率及死亡率、伤残率和畸形率要求项目一级二级三级规格合格率%≥95≥90≥85死亡率、伤残率及畸形率之和%≤5≤6≤77.2病害检测严重传染性弧菌病不得检出。8检验方法8.1水质检验按GB11607和NY5052的规定执行。8.2苗种检验方法8.2.

7、1规格合格率每一检验批随机取样不少于50只,放入水深5mm~10mm的培养皿中,待苗种伞部自然水平伸展时,由精度为1mm的方格纸测量其伞径。8.2.2死亡率、伤残率和畸形率每一检验批随机取样不少于50只,死亡个体通过感官检验,伤残个体和畸形个体在解剖镜下检验。统计死亡率、伤残率和畸形率之和。8.2.3病害检验严重传染性弧菌病,依常规细菌学检测方法检测。9检验规则9.1水质监测规则水质监测样品的采取、贮存、运输和预处理,按GB12763.4和GB17378的有关规定执行。9.2苗种质量检验规则9.2.1放流前检验放流前,应按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

8、和第8章之8.2的方法对苗种质量进行检验。9.2.2组批规则以一个放流批次作为一个检验批组。9.2.3病害检测规则通过查验培育记录及感官质量判定,确定疑似病害对象,并采样进行细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