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

ID:45031909

大小:292.2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8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_第1页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_第2页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_第3页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_第4页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1T 1009-2015 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01B0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009—2015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程2015-03-02发布2015-06-01实施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009—20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商丘市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广远、杨爱梅、王新华、谢幸华、张艳、郭书亚、尚赏。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1DB41/T1009—2015甘薯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薯玉米间作套种

2、的产地选择、产量指标、间作模式、品种选择、生产技术措施、收获与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春夏甘薯玉米间作套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00无公害食品鲜食玉米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DB41/T587甘薯优质高

3、产栽培技术规程3产地选择产地应符合NY5332的规定。4产量指标22222鲜薯产量:春薯37.50t/hm~45.00t/hm,夏薯30.00t/hm~37.50t/hm。鲜食玉米产量6.75t/hm~28.25t/hm。5间作模式1﹕8型:甘薯采用垄作种植,垄距80cm,垄高25cm~30cm;每垄种植1行,株距23cm~28cm,密度224.5万株/hm~5.25万株/hm。每隔8垄甘薯于垄沟内套种1行玉米,株距17cm~21cm,每穴2株,密22度1.5万株/hm~1.8万株/hm。2﹕8型:甘薯采用垄作种植,垄距80

4、cm,垄高25cm~30cm;每垄种植1行,株距21cm~25cm,密度224.5万株/hm~5.25万株/hm,每隔8垄甘薯种植1垄2行玉米,玉米间行距40cm,株距15cm~19cm,22每穴1株,密度1.5万株/hm~1.8万株/hm。6品种选择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2DB41/T1009—2015根据省内区域自然特点,因地制宜选用抗病、优质、高产甘薯品种和玉米杂交种。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7生产技术措施7.1甘薯育苗技术按DB41/T587的规定执行。7.2整地与施肥7.2.1整地按DB41/

5、T587的规定执行。7.2.2施肥7.2.2.1施肥原则按NY/T496的规定执行。7.2.2.2施肥数量及方法222222底肥需施纯氮75kg/hm~105kg/hm,纯磷120kg/hm~150kg/hm,纯钾180kg/hm~210kg/hm,22施优质有机肥(沤肥、堆肥)3.00万kg/hm~4.50万kg/hm。22玉米在拔节期追施复合肥(N:P:K=30:5:5)150kg/hm~300kg/hm。7.2.3种(栽)植时间在土壤10cm地温16℃以上时适宜种(栽)植。春玉米、春薯种(栽)植以4月下旬为宜,夏播(栽

6、)越早越好。7.2.4种(栽)植方法和深度甘薯按DB41/T587的规定执行。玉米采取人工点播或机播,播种深度3cm~5cm。7.2.5隔离种植如果种植甜、糯玉米,应采用空间或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周围300m以内不种植其他类型的玉米;时间隔离,间隔至少15d。7.3田间管理7.3.1甘薯田间管理按DB41/T587的规定执行。7.3.2玉米田间管理7.3.2.1前期管理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玉米应及早查苗补种,中耕除草,喷施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和食叶害虫。3DB41/T1009—20157.3.2.2中期管理防旱排涝,控

7、制旺长,叶面喷肥,防止早衰。7.3.2.3后期管理防早衰,防旱排涝和及时防治食叶性虫害。7.4病虫害防治7.4.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选用抗病虫品种,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必要的化学药剂防治。7.4.2植物检疫选择使用经过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的甘薯种(薯)苗和玉米种子。7.4.3种植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两种作物主要病虫害,选用抗病虫优良品种。7.4.4农业防治建立甘薯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壮苗,采用高剪苗,与禾本科作物轮作2~3年;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7.4

8、.5物理防治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杀灭害虫。7.4.6生物防治22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t)8000IU/mg~16000IU/mg可湿性粉剂750g/hm~3000g/hm,加水750kg2喷雾,防治鳞翅目幼虫;利用2%白僵菌菌剂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用量30kg/hm。7.4.7化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