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

ID:45036750

大小:18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08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_第1页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_第2页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_第3页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_第4页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第00章节引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9年9月曾国勇gyzeng2009@126.com15805880883(680883)1那么,什么是“化工”?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化学生产技术,称为化学工艺;以化学、物理学、数学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工程技术,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共同规律,解决规模放大和大型化中出现的诸多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称为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2何为(化工)自动化?应用“仪表、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原始动力自动化与生产工艺的关系自动化技术、自动化仪表的简要发展过程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第0章引言30.1何为(化工)

2、自动化所谓自动化是在工艺设备上,配备一些自动化装置,用它们来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使生产在不同程度上按照规定的要求自动地进行,也即: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设备(生产过程),使之正常运行。从工艺的眼光来看4所谓自动化是使工艺参数保持在需要的值或者状态上,或者使生产过程按照一定的程序或者步骤运行保证生产过程运行在最佳状态最高目标从控制的眼光来看5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有目的地修正被控对象的动力学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随着现代

3、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生物、制药等工业过程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各种类型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成了现代工业生产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6测量仪表设定值控制器进料口出料口H玻璃管液位计人工操作自动控制(Automaticcontrol)70.2应用“仪表、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原始动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安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等,表现在:·加快生产速度、减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例如:聚合反应釜控制不当极易发生爆炸。·现代工业要求,表现在:·生产过程趋向于大

4、型化、复杂化,没有自控系统将无法生产;·先进生产工艺、环保等对自动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表现在自动化生产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大量、繁重、危险的操作,特别是在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刺激性的生产过程更是如此。原始动力:8(1)自动化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力工具之一;(2)自动化水平使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表现在无人化生产、优越的生产环境、优秀的产品质量……(3)“仪表、控制和自动化技术”决定现代企业的兴衰;(4)(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的神经中枢。。自动化的地位:90.3自动化与

5、生产工艺的关系了解生产对象的基本特性及其对控制的影响;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理的自控方案;综合考虑工艺与自控双方面的因素,掌握准确的工艺条件和数据;了解基本测控参数的测量原理、要求,便于确定合适的测控参数、选择合适的测控点等。典型的工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自动控制。自控与工艺的关系:自控为工艺服务。自控专业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和熟悉生产工艺和设备工艺专业人员也必须掌握自动控制的本质100.4自动化技术的简要发展过程控制理论仪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11控制理论的简要发展过程自动控制的本质: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装置

6、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有目的地修正被控对象的动力学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满足预期的性能要求。控制问题的本质:就是要求基于对象内在的动力学本质和规律,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求取问题的解。“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作为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的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121868年J.C.Maxwell为了解决蒸汽机调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首先提出了微分方程模型和稳定性分析的数学方法,从微分方程角度讨论了调节器系统可能产生的不稳

7、定现象,他所发表的“论调节器”是目前比较公认的第一篇控制理论论文。经典控制理论1877年E.J.Routh和1895年A.Hurwitz创造性地提出了称为Routh,它是经典控制理论中最基础的稳定性分析工具之一。1932年Nyquist提出了“Nyquist稳定性判据”。1945年Bode建立了控制系统的频域设计方法(Bode图法)。之后,经过Wienner、Nichol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的反馈控制和频域理论,并于20世纪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建立在传递函数基础上的,主要针对线性定常、SISO对象,基于反

8、馈控制的主导思想,完成控制系统的镇定任务。经典控制理论最辉煌的成果首推PID控制规律,对于无时间延迟的SISO系统极为有效。直到目前,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仍然被广泛应用。(90%以上)13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也向着大型化、连续化的方向发展。导致(a)控制系统渐趋复杂:在整体结构上,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