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

ID:45037306

大小:1.21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08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_第1页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_第2页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_第3页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_第4页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chapt2 性能测试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软件性能测试基本概念1软件性能与性能测试2本节主题1软件性能的生命周期3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4性能测试常用术语的理解51软件性能概述什么是软件性能?一般来说性能是一种指标,表明软件系统或构件对于其及时性要求的符合程度其次,性能是软件产品的一种特性,可以用时间来进行度量性能的及时性用响应时间或吞吐量来衡量22软件性能与性能测试软件性能覆盖面广泛,对一个系统而言,包括执行效率、资源占用、稳定性安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可靠性等等性能测试用来保证系统运行后的性能满足用户需求。性能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起重要作用33性能的影响因素44软件性能的影响因素网络环境硬件设

2、备(CPU、内存、存储设备)系统/应用服务器/数据库配置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访问实现(SQL语句)系统架构(同步/异步)55软件性能的生命周期66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用户角度系统管理员角度开发人员角度软件性能77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从用户的角度来说,软件性能就是软件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说得明确点,对用户来说,当用户点击一个按钮、发出一条指令或是在Web页面上单击一个链接,从用户单击开始到应用系统把本次操作的结果以用户能察觉的方式展示出来,这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就是用户对软件性能的直观印象8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8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Web系统的响应9不同角度对软

3、件性能的认识9管理员视角的软件性能从管理员的角度来看,软件性能首先表现系统的响应时间上。——与用户视角是一样的作为特殊的用户,要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良好性能,还需要关心和系统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在并发用户数为200时,某业务的响应时间为15秒,那么此时的系统状态如何呢?服务器的CPU使用是否达到最大值?内存使用是否达到最大值?数据库状况如何?……另外,管理员还会想知道系统具有多大的扩展性;处理并发的能力如何10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10管理员关心的问题软件性能描述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状况合理吗资源利用率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的资源使用状况合理吗资源利用率系统

4、是否能够实现扩展系统可扩展性系统最多能支持多少用户的访问?系统最大的业务处理量是多少系统容量系统性能可能的瓶颈在哪里系统可扩展性更换哪些设备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系统可扩展性系统能否支持7×24小时的业务访问系统稳定性管理员(项目维护人员、用户方的项目经理)视角的软件性能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11开发视角的软件性能开发人员会关心主要的用户感受——响应时间另外,开发人员也关心系统的扩展性开发人员最关注的是性能的瓶颈和系统中存在的在大量用户访问时表现出来的缺陷12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12开发人员关心的问题问题所属层次架构设计是否合理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是否存在问题数

5、据库设计代码是否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代码系统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内存使用方式代码系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线程同步方式设计与代码系统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资源竞争设计与代码开发视角(开发人员、设计人员)的软件性能13不同角度对软件性能的认识13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4231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吞吐量性能计数器5思考时间1414呈现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取决于数据在被客户端收到响应数据后呈现页面所消耗的时间例如,对于一个Web应用,呈现时间就是浏览器接收到数据后用户把数据呈现出来的时间应用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数据所消耗的时间响应时间1515Web应用的页面响应时间分解:页面

6、的响应时间分解为“网络传输时间”和“应用延迟时间”(分解为“数据库延迟时间”和“应用服务器延迟时间”)16响应时间1617响应时间总结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实际的用户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的设想来决定17为什么在性能测试中需要关注“并发用户数”?如果性能的目标是验证当前系统能支持现有用户的访问,最好的办法就是弄清楚会有多少用户会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访问被测试的系统这里的同一时间段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也就是我们说的并发用户数的一个概念并发用户数1818抛开业务层面,仅从服务端承受的压力出发,描述的是同时向客户端发出请求的客户该概念一般结合并发测试使用,体现的是

7、服务器端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并发用户数1919并发用户数关联的概念系统用户数:被测系统内的用户总数同时在线用户人数:被测系统某功能在使用最高峰时,在线的总人数20并发用户数20估算并发用户数公式平均并发用户数:C=nL/T其中:n为平均并发用户数;L为用户从登录系统到退出系统的平均时间段;T:考察时间段并发用户数峰值:C^=C+3√C21并发用户数21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用请求数/秒或页面数/秒来衡量,也可用访问人数/天来衡量吞吐量2222对于交互式应用,通过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确定系统的性能规划对于非交互式应用,用

8、吞吐量来描述对系统性能的期望更加合理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