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

ID:45045837

大小:6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08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1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2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3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4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5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6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7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8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9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_第10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专练(4)古代文化常识(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进士,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称号.一部分文人是进士出身,如王维,但仍有很多不是,比如李白,杜甫.B.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狄仁杰就曾在此任职.C.服除,指守丧期满.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是为丁忧,时间视亲疏而定;丁忧期间不能为官,已为官者则需停职守制.D.擢,提升官职,其他如“除”“拔”“拜”也指官职提升,“改”“徙”“知

2、”等都可以表示官职变动,而“出”特指离京外调,“入”则指入京为官.解析: D项,“拜”“除”不用来表示官职升迁,只是指任命官职.答案: D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如“正统二年”中“正统”是年号,这里采用是年号纪年法.10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谥

3、号”“庙号”,唐朝以前对殁世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解析: A项,禅位:君王将帝位禅让给贤人或让位.不是皇帝登临皇位.答案: A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是公认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宝典.B.“令”是美好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父亲尊称;令尊,是对对方母亲尊称.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竖子”是骂人话,相当于今天“小子”.解析: B

4、项,“令堂”是对对方母亲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尊称.答案: B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布衣”是对百姓称呼,与之类似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知识分子.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10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D.“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江表”就是此意.解析: C项,“以籍贯命名”错,昌黎韩氏于唐是一时望族,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昌黎先生”.答案: C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百越”,又作

5、“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选拔人才考试.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祭酒,相当于现在大学校长.解析: C项,“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各省省城举行”.答案: C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优”本义指表演乐舞、杂戏艺人.如《柳敬亭传》中提到“优孟”,是指名叫“孟”艺人.B.“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

6、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C.“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10头碰地即起.也常用于书信、表奏首尾,表示恭敬.D.“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少牢”指祭祀用羊,没有豕、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解析: D项,“少牢”指古代祭祀用羊和豖,没有牛.答案: D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五谷”是古代所指五种谷物,泛指粮食.古代对其有多种不同说法.B.“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C.“刎颈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朋友.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

7、颇与蔺相如终成刎颈之交.D.“国子监”指国家最高学府,入监读书人称监生,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等;教学人员为博士、直讲、助教等.解析: D项,“指国家最高学府”说法不严密,“国子监”指是中国封建时代最高教育管理机构,有朝代兼为最高学府.答案: D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国风”是《诗经》一部分,主要是民歌,自《周南》至《豳风》,共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B.“齐宣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