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ID:45046921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08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_第1页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_第2页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_第3页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_第4页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择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信号反射)  3.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谈梅生津)  4."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二、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错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错误。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3.高级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就

2、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正确。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他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他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不仅可以感知、记忆各种事物,由情绪,能运动,而且还会说话,能运用一定的词与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抽象地思考问题和巩固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学习和交往接受

3、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从而形成极为丰富多彩的包括新年、观点等在内的主观世界,即个体意识。人有了意识就会对外界事物产生越来越多的理解、情感与态度,并且可以察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意志与性格,表现出个人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现实中有个性的能动的主体。  2.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答;  1)陈述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若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承是任意发生的、主观自觉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  2)解释心理现象。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  3)

4、预测心理活动。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心理活动。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心理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知觉)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方位知觉)  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

5、知觉的(恒常性)  6.下列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的是(知觉的规律性)  7.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习惯成清晰的映像,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

6、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只是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正确。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

7、在知觉某 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  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2.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实物直观。即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指通过图片、图象、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  3)言语直观。即通过语言(书面和口头)的生动具体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观察的

8、品质有哪些?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四、论述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