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

ID:45058344

大小:2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8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2 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1.2环境问题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据此完成第1~2题。1.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                 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2.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④火山爆发、台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第1题,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

2、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会导致地方病的产生,因此地方病是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公害病是工业排放的有害物质(如汞、镉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起的,属于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如破坏地表植被),以后者为主。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措施而引起的。第2题,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由自然原因导致的地质灾害;火山爆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台风是气象灾害。它们都是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森林火灾都可能由人为因素造成。答案:1.A 2.B读计算机模拟的人口、自然资源、环境污

3、染发展趋势模型图,完成第3~4题。3.图中丙表示(  )A.自然资源B.人口自然增长率C.人口死亡率D.环境污染4.图中乙曲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随着人口增加自然资源不断减少B.生产力的发展C.人口政策导向D.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解析:第3题,图示四条曲线仅表示三个地理事物。因人口发展趋势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再结合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对应关系及各曲线形状,推断乙为人口死亡率;因自然资源随着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消耗而逐渐减少,故对应甲曲线;在前期因不侧重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及环保意识增强,环境污染减轻,故丙表示环境污染。第4题,人口数量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

4、发展状况。答案:3.D 4.B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第5~6题。5.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C.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D.物种减少,水土流失6.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是(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②退耕还林 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④围湖造田 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⑥适度开采地下水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解析:第5题,矿产资源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资源

5、枯竭主要是因为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是资源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第6题,丘陵缓坡修筑梯田,既可取得经济效益,也可保持水土,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答案:5.B 6.D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第7~9题。7.图中①②③④⑤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海域污染问题8.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6、 )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扬尘9.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解析:从图中可看出,①分布在回归线附近和内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和中亚沙漠区,是沙漠化问题;②在西欧发达国家最多,是酸雨问题;③分布在非洲的原始林区,是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在中国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一带较多,是水土流失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土地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答案:7.B 

7、8.D 9.C读下图,完成第10~11题。某年全国降水pH分布图10.关于图中酸雨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无酸雨B.东北和南方多酸雨C.西南地区终年无酸雨D.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11.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的主要能源是石油B.有色冶金业发达C.酸性红壤广布D.环境自净能力差解析:第10题,据图可知,酸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华北地区也有酸雨,因此我国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第11题,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有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