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

ID:45058434

大小:57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08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检测(A卷)鲁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古代诗歌或名言中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地理知识。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古诗与所对应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喀斯特地貌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山地垂直地带性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南的梅雨天气D.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冬冷夏热,全年多雨2.下列体现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2、(  )A.火山喷发喷出的尘埃会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当地气温B.我国东南沿海多雨而西北内陆干旱C.在热带草原中生活着善跑便于迁徙的长颈鹿、羚羊等动物D.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的大量砍伐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回答3~5题。3.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1月份M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4.M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

3、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5.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海陆分布D.降水读下图,完成6~8题。6.此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7.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B.defC.aceD.bdf8.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

4、沙漠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2010年4月24日19时09分民勤县发生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大风速达18.4m/s(8级),瞬间极大风速28m/s(达10级),最小能见度0米,顿时伸手不见五指。历史上美国20世纪30年代也曾因为对草原过度开垦而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据此回答9~10题。9.沙尘暴天气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地域性B.整体性C.地带性D.非地带性10.上述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5、(  )A.深翻扩耕B.施用绿肥C.退耕还林还牧D.大力发展农业读下图,回答11~12题。11.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正确表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二氧化碳 ④氧气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二氧化碳 ④氧气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12.此图可以说明(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

6、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下表是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14题。城市①②平均气温(℃)1月5117月2927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7月150513.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14.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15.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7、 )A.aB.bC.cD.d16.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A.bB.cC.dD.a17.e带一直延伸到大洋边缘,是因为(  )A.气候的影响B.洋流的影响C.人类的破坏D.岩石的性质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下图为该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8~19题。18.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1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8、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0.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