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

ID:45062271

大小:431.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09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_第1页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_第2页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_第3页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_第4页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第二章 脏腑经络第三节 气血津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气血津液一、气二、血三、津液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气、血、津液是构成动物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研究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气血津液学说”。1共41页一、气(一)、气的基本概念(二)、气的生成(三)、气的运动(四)、气的生理功能(五)、气的分类2共41页(一)、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气是构成整个宇宙的基本物质,世界上的万物均由气所构成。中兽医学中所说的气,是构成动物体和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3共41页1.气是构成动物体生命的物质《素问·

2、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就是说,人是由天地之气相合而产生的。动物和人一样,也是由天地合气而产生的,天地之气是构成动物体的基本物质。构成动物体的气,也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已聚而成形的,如机体的脏、腑、形、窍、血、津液等;另一种是呈弥散状态,难以直接察觉的气,如机体的元气、宗气等。4共41页2.气是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动物体要从自然界吸入清气,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气,再转化为宗气、营气、卫气、血、津液等,起到营养全身各脏腑器官,维持其生理活动的作用。5共41页(二)、气的生成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它藏之于

3、肾,是动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二是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6共41页(三)、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其基本形式有升、降、出、入四种。。升,指气的上升,如脾气主升;降,指下降,如胃气主降;出,是向外,如肺呼出浊气为出;入,是指气向内,如肺吸入清气为入。7共41页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其气宜降;肝肾在下,其气宜升;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的枢纽。就六腑而言,虽然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其气宜降。各脏腑器官的气机升降正常,维持相对平衡,才能保证机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之气以及血、津液

4、等的输布,代谢产物的排泄等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否则,就会发生升降失调的病症。8共41页(四)、气的生理功能1.推动作用指气有激发、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可影响动物体的生长、发育,或使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减退,出现血液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症。9共41页2.温煦作用指阳气能够生热,具有温煦机体脏腑组织器官,以及血、津液等的作用。故《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动物体的体温,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得维持恒定;

5、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依赖于气的温煦作用才能环流于周身而不致凝滞。若阳气不足,则会因产热过少而引起寒证;若阳气过盛,则会因产热过多而引起热证。10共41页3.防御作用指气有保护肌表,抗御邪气的作用。气的防御作用,一方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还可驱邪外出。所以,气的防御功能正常,邪气就不易侵入;或虽有邪侵入,也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易于治愈。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机体就易感外邪而发病,或发病后难以治愈。11共41页4.固摄作用一是固摄血液,保证血液在脉中的正常运行,防止其溢出脉

6、外;二是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三是固摄精液,防止妄泄。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可导致体内液态物质的大量丢失。如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可导致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流涎等;气不固精,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等。12共41页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如各种气的生成及其代谢;精、血、津液等的生成、输布、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等,均属于气化的范畴。因此,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实际上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气的气化作用失常,则影响机体的各种物质代谢过程,如食物的消化吸

7、收,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等等。13共41页6.营养作用主要指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有营养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水谷精微之气,可以化为血液、津液、营气、卫气,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无一不需这些物质的营养,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14共41页(五)、气的分类1.元气元气根源于肾,包括元阴、元阳(即肾阴、肾阳)之气,又称原气、真气、真元之气。它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之于肾,又赖后天精气的滋养,才能不断地发挥其作用。15共41页元气是机体生化的原动力,它赖三焦通达周身,使脏腑组织器官得到激发与推动,以发挥其功

8、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五脏六腑之气的产生,都要根源于元气的资助。元气充,则脏腑盛,身体健康少病。若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损伤元气,则脏腑气衰,抗邪无力,动物就体弱多病,治疗时宜培补元气,以固根本。16共41页2.宗气由水谷精微之气和肺所吸入的清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