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_归因与决策

三_归因与决策

ID:45078311

大小:306.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11-09

三_归因与决策_第1页
三_归因与决策_第2页
三_归因与决策_第3页
三_归因与决策_第4页
三_归因与决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_归因与决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归因与决策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Simon)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归因理论:海德归因的概念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海德的朴素心理学(1)基本观点:人们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基本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会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大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2)行为的原因有两种: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归因理论: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相应推断:即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例如,某人老是与他人吵架、打架,由此可以

2、推断这人具有攻击性人格。-相应推断的三个基本因素:(1)社会赞许性见面打招呼(2)非共同性效应“舅舅”(3)选择自由性仪式行为归因理论:凯利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人们通常使用三种方式解释行为的原因:-行为者:个体自身可能是行为的原因。-情境:情境的特征可能是行为的原因。-刺激物:行为的对象可能行为的原因。(2)寻求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针对刺激物,是否只对这个对象反应。-一贯性:针对情境,是否其他情境也有此反应。-一致性:针对人,其他人是否也有反应。案例:玛丽昨晚为什么对小丑的表演发笑条件区别性一贯性一致

3、性归因1低:她总对小丑们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人:玛丽(86%)2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高:她总是对他发笑高:每个人都发笑刺激物:小丑(61%)3高:她没对别的小丑发笑低:她以前没对他发笑低:别人很少发笑情境(72%)归因理论: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三个维度:-部位:内在原因或外在原因-稳定性:经常发生的还是偶然发生的-可控性:个人意志可控制的,或不可控制的四个基本原因元素:学生考试为例-能力: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努力: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任务难度: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运气:外在

4、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理论: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归因的结果(1)归因源(部位)与自尊-自我设阻:失败了,但不是自己能力的缘故-受歧视群体的自尊维护:妇女、少数民族-交往中的借口(excuse):把负面结果的因果归因,从相对接近个人自我感觉中心的地方,转移到相对远离中心的地方,从而他人留下面子,保护他人的自尊。例如,拒绝对方的求爱。归因理论: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2)稳定性归因与成功期望-目标预期与坚持性-归因性疗法-归因与抑郁(3)可控性归因与情绪、行为-愤怒和怜悯-内疚和羞耻-利他和攻击因果归因、感情和行为

5、之间的关系原因前提情感行为倾向个体失败,他人引起,可控制愤怒攻击报复他人失败,不可控怜悯提供援助他人或自己失败,自己引起,可控制内疚提供援助自己失败,不可控制羞耻退缩归因偏差基本归因偏差由于观察者对个体和个体行为的过分关注而导致过度将行为归因为个性因素(如能力、特质和动机),从而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案例:家长教训孩子,教师批评学生,领导斥责下属。归因偏差行动者-观察者偏差行动者与观察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案例

6、1:某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案例2:如果问你(观察者),你的同学A男生(行动者)为什么喜欢B女生,你会列举A的一些个人品质说明;如果问你(行动者),你为什么喜欢B女生,你可能会更多地描述B的个性品质,而不是你自己的偏好。归因偏差自我中心归因偏差(egocentricbias)在与他人共同完成的集体任务中,过分强调自己重要作用的倾向。俗话说:“往自己脸上贴金”。案例1:夫妻吵架案例2:单位的年终分红归因偏差自我保护归因偏差在成败归因中,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而将失败则归因于环境因素。自我价值感的保护。案例:自我

7、设阻现象性别归因偏差归因中的性别差异:男性归因于能力和努力,女性归因于性别。证实偏见个体倾向于搜集哪些支持对情境最初解释的信息,而回避那些与最初情境信息矛盾的信息。实验1:每张卡片上都是一面有数字另一面有字母。有人告诉你:“如果某张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那么它的背面是一个偶数。”你需要翻下面哪张卡片来检验这个人说的话是否正确?E47K结果:128名被试中,59名翻“E和4”,42名翻“E”,仅5名翻“E和7”。实验2你将得到三个数字,它们符合我脑中的一个简单规则。你的目标是通过写出由三个数字组成的数字组来发现

8、这个规则,在你写出每组数字后,我会告诉你这组数字是否符合这一规则,请你用尽量少的数字组来发现我的规则。现在开始:比如“2、4、6”符合我的规则。小数目规则偏见个体倾向于认为几个案例或样本就能代表一个更大的总体,甚至它们不能代表时,也是如此。案例1:第一印象案例2:上海人小气决策理论什么是决策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人们在对某些方案的认知,具有正面和负面后果和成功可能性判断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