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

ID:45088140

大小:552.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09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_第1页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_第2页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_第3页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_第4页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GRADEpro软件教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使用GRADEpro评价证据质量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教研室2012年03月GRADE系统简介GRADE(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是由2000年建立的GRADE工作组提出的一套评级系统。GRADE系统使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评价证据质量和推荐等级,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Cochrane协作网等一批著名机构所采用。GRADE系统明确界定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就推荐意见的强弱,分别从临床医生、患者、政策制定者角度做了明确实用的诠释

2、。证据质量为达到透明和简化的目标,GRADE系统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4级。一些使用GRADE系统的组织甚至把低和极低归为一级。高:我们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值。中:对效应估计值我们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极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证据质量GRADE方法中,随机对照试验(RCTs)开始定为支持干预效果估计的高质量证据,观察性研究定为低质量证据,五种因素可导致证据

3、质量下降,三种因素则可提升证据质量。GRADE“以结果为中心”对每一结果作出评价,而不是将每个研究作为单个单位进行评价。推荐等级GRADE系统中用“强推荐”表示相关的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强推荐意味着绝大多数知情的患者都会选择推荐方案,临床医生可以此对患者进行治疗。用“弱推荐”表示干预措施有可能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弱推荐意味着患者的选择会随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意愿变化,临床医生必须确保对患者的治疗应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和意愿。指南制定者考虑期待和不期待结果间的平衡及患者价值观与偏好等因素决定推荐的方向,再将所有这些因素与证据质

4、量相结合来决定推荐的强度。证据质量和推荐等级符号字母/数字证据质量高质量⊕⊕⊕⊕A中等质量⊕⊕⊕○B低质量⊕⊕○○C极低质量⊕○○○D推荐等级支持使用某疗法的强推荐↑↑1支持使用某疗法的弱推荐↑?2反对使用某疗法的强推荐↓↓1反对使用某疗法的弱推荐↓?2某特定质量的证据并不一定意味着特定强度的推荐。结果总结表结果总结表包含了对每个结局的证据质量评价。最重要者放第一栏,次重要者随后。GRADEproGRADEpro软件可以使结果总结表的制作过程更容易。GRADE要求明确指明相关背景、人群、干预措施、对照及结果。(PICO)使用GR

5、ADE制定指南时,应事先把结果分为关键结果、重要而非关键结果以及重要性有限的结果三类。关键步骤一导入RevMan文件Meta分析的计算的主要步骤1.计算每个研究的效应量和关键数据2.计算每个研究效应量的权重3.计算合并效应量4.异质性检验5.合并效应量的可信区间6.合并效应量的检验关键步骤二判断结局的重要程度GRADE系统建议采用9级分级判断结局的重要程度:1—3:不重要结局(NOTIMPORTANT)4—6:重要结局(IMPORTANT)7—9:关键结局(CRITICAL)关键步骤三选择研究设计类型按研究设计方法划分随机试验质

6、量等级最高,为高;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历史对照研究)质量等级低,为低;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等其他研究质量等级非常低,为极低。关键步骤四评价证据质量基于研究设计可因5条降级因素和4条升级因素上升或下降级别。可能降低证据质量的因素研究的局限性结果不一致间接证据精确度不够发表偏倚可能增加证据质量的因素效应值很大可能的混杂因素会降低疗效剂量-效应关系研究设计与证据质量高:为不降级的随机试验和升2级的观察性研究;中:为降1级的随机试验和升1级的观察性研究;低:降2级的随机试验和没有升降级的观察性研究;非常低:降3

7、级的随机试验、降1级的观察性研究、病例分析/病例报告。一研究的局限性(Riskofbias)如果随机对照试验(RCT)在设计或实施上存在缺陷,则可引起误导性结果的额外风险,即研究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包括(RCTs)无隐蔽分组未设盲失访过多不完整报告患者和结局事件选择性结果报告偏倚其它局限性二结果不一致(Inconsistency)差异可能源于人群(如药物对重症人群的疗效可能相对显著)、干预措施(如较高药物剂量会使疗效更显著)或结局指标(如随时间推移疗效降低)。异质性检验若异质性检验检验结果为P>0.10时,多个研究具有同质性;若

8、多个研究结果为P≤0.10时,多个研究不具有同质性。在RevMan中,I2可用于衡量多个研究结果间异质性程度大小的指标。这个指标用于描述由各个研究所致的,而非抽样误差所引起的变异(异质性)占总变异的百分比。在Cochrane系统评价中,只要I2不大于50%,其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