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成组计划

ECMO成组计划

ID:45097274

大小:103.9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9

ECMO成组计划_第1页
ECMO成组计划_第2页
ECMO成组计划_第3页
ECMO成组计划_第4页
ECMO成组计划_第5页
ECMO成组计划_第6页
ECMO成组计划_第7页
ECMO成组计划_第8页
ECMO成组计划_第9页
资源描述:

《ECMO成组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背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感染、创伤等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肺部的表现,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晚期多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ARDS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俯卧位通气,呼吸末正压通气,高频通气等等方法.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一种持续体外生命支持疗法的手段,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人体内,替代或部分替代人的心、肺功能,可使患肺处于休息状态,避免严重低氧血症时高机械通气条件造成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具有机械通气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简介20世纪60年代末,有人尝试用体外心肺支持技术治疗呼

2、衰,并提出ECMO的概念。ECMO是将血液从体内引流到体外,经人工膜肺氧合后,再将氧合血灌注入体内,以维持机体各器官的供氧,能对严重的可逆性呼衰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持,使心肺得以充分的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赢得宝贵时间。早在1972年,Hill就成功地应用ECMO抢救了1例24岁合并呼衰的复合伤患者。此后,ECMO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在临床上,2006年成人ARDS应用ECMO生存率为63%,而普通机械通气生存率仅为47%。ARDS定义ARDS以前多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现多称为急性吸吸窘迫综合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

3、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ARD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LI),重度的AII即为ARDS,ARDS晚期多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甚至多脏衰(MOF)。ECMO临床应用ECM0总体设计思想是利用体外循环代替自然循环,由离心泵提供血流动力,静脉血经氧合器氧合成动脉血,回注机体完成输氧功能。主要由离心泵、静脉储血器、氧合器及热交换器、动脉滚柱压力组成。ECMO的应用还包括长时间体外氧合、二氧化碳移除、心脏手术后体外支持领域、心肺移植前后的过度。支持肺脏功能,还可替代心脏功能。其中又

4、分为两种方式:周围静脉一动脉转流是将静脉插管从股静脉置人,插管向上延伸至右房,引出静脉血在氧合器中氧合,经泵从股动脉或颈动脉注入体内。此法可将80%回心血流引至氧合器。降低肺动脉压和心脏前负荷。缺点是股动脉低部位灌注使上半身的冠状动脉和脑组织得不到充分的灌注。中心静脉一动脉转流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经右颈内静脉插管至右房将血流引流至氧合器,氧合血通过颈动脉插管至主动脉弓输入体内。主要特点为体外循环注入的氧合血可替代衰竭的心脏功能。②静脉一静脉模式:可部分替代肺脏功能.最早的方法是将股静脉插管延伸至下腔静脉近右房处,引出血液经氧合后从颈内静脉输入。此

5、法不能提供充分的氧合血。心脏的前负荷不能有效降低,需要较高的氧浓度和高流量的机械呼吸才能维持机体的氧供。近年来提倡用单根双腔管进行转流,将特制双腔管经颈内静脉插入.导管近端管腔开口于腔静脉或右心房,用于引流静脉血,导管远端管腔开口于右心室.用于回输氧合血。2护理2.1ECM0治疗的护理2.1.1ECMO管路的管理①置入股静脉及颈内静脉导管后,在导穿刺处皮肤及距离穿刺处lO-15em对导管进行外科缝线固定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由责任护士进行床边交接班,每天穿刺部位换药时认真检查导管的位置、测量导管外露长度和固定情况,以防止脱管的发生。②患者更换体位前先

6、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再由3—5名护士协作进行轴性翻身,并注意保护管路防止脱出;如患者出现躁动,可使用约束带对患者双上肢及置管侧下肢进行保护性约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咪唑安定3—5m加或丙泊酚注射液20—30rag/h)持续静脉泵入。③尽量不在管路中连接输液管路进行输液、抽血等操作,以避免出现出血或空气栓塞等,如需对管路进行操作,必须先停止血泵、夹闭前后端管路后再行操作。2.1.2ECMO压力及血流量监测①泵前压力。测量由股静脉导管将血液引出体外的压力,反映静脉引流是否通畅,要求负压在30mmHg以内,如出现引出血流不畅,可见管路抖动、血流量下

7、降,负压>30mmHg时可导致溶血。泵前压力超出正常范围可能的原因有导管位置不当、机体容量不足等。出现压力报警应立即查找原因,调整导管位置或补充机体容量。②氧合器前压力。测量氧合器前的压力,一般以不超过300mmHg,压力过高提示氧合器内有血栓形成可造成溶血,应考虑更换氧合器。ECMO治疗开始第l天由护士与值班医生分别每小时记录1次泵前与氧合器前压力变化,1d以后每3h记录1次。2.1.3抗凝监测进行ECM0治疗时因血液引出体外后需与管路、氧合器等大量非生理性的异物表面接触,因此必须采用全身肝素化的方法进行抗凝治疗。在进行抗凝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监

8、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值,并及时调整肝素用量,以预防血栓形成或出血。具体方法为:置管前静脉注射负荷剂量肝素100U&g,ECMO运行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