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

ID:45105443

大小:10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09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_第1页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_第2页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_第3页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_第4页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该所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一个力学多分支学科的、以基础性研究为本的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具有相当影响。钱学森、钱伟长为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正、副所长,已故副所长郭永怀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郑哲敏、薛明伦,现任所长樊菁。该所设有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工程科学研究部和技术发展研究部。根据国家建设对力学提出的需求和力学学科发展前沿,力学所突出“微系统科技”、“气动科技”、“微重力科学”、“重大工程”4个方面的重点科技领域,布局8个主要研究方向。简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1956年成立,是以工程科学(Eng

2、ineeringScience)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钱学森、钱伟长为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副所长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为郑哲敏、薛明伦、洪友士,现任所长樊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1]力学所共有在职职工近400人,其中科技人员28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2],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近60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10余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力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力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在学研究生344人,其中博士生139人、硕士生205

3、人,在站博士后21人。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力学所加强空天、海洋、环境、能源与交通等重要领域的科学创新和高新技术集成,以“微尺度力学与跨尺度关联,高温气体动力学与跨大气层飞行,微重力科学与应用,海洋与环境、能源与交通中的重大力学问题,先进制造工艺力学,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等”为主攻方向,力争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力学所现设有6个实验室和1个中心作为基本单元实体。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主要从事纳米/微米尺度、纳/微系统、跨尺度关联和复杂流动的非线性力学理论和应用研究;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HD)以解决高超

4、声速科学技术中的关键基础研究为目标,在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开展相关的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国家微重力实验室(NML)主要从事在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物理、燃烧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与纳米生物技术等研究;2008年力学所组建了水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LHO)、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LEM)、先进制造工艺力学重点实验室(MAM)和等离子体与燃烧中心(CPCR)。根据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与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力学所部署了若干个跨学科跨部门的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超声速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国际力学中心、生物力学与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材料与力学研究中心。

5、为加强研究所与产业部门的合作与发展,力学所还成立了研究发展的联合研究中心:冲击动力学工程研究中心、高速列车力学工程中心、国家经贸委中国科学院产学研激光毛化技术开发推广中心、发动机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院先进轨道交通力学研究中心等。力学所以自主创新为主,建设了微/跨尺度力学公共实验研究系统、高超声速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技术系统、微重力科技实验技术系统、海洋工程与环境力学综合实验技术系统以及计算力学平台等,构建了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5]领导人物现任领导所长:樊菁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乔均录副所长:李和娣副所长:黄晨光[6]历任所长 第一任所长——钱学森第一任所长——钱学森引第一任所长钱学森任期(19

6、56.9--1984.2)第二任所长郑哲敏任期(1984.2--1989.12)第三任所长薛明伦任期(1989.12--1998.6)第四任所长洪友士任期(1998.6--2006.6)[7]3机构设置科研部门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水动力学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先进制造工艺力学重点实验室等离子体与燃烧中心[8]学术委员会力学所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名誉主任郑哲敏主 任李家春副主任樊 菁梁乃刚龙 勉学术委员会领导小组李家春郑哲敏樊 菁梁乃刚龙 勉李和娣黄晨光委 员白以龙陈光南樊 菁何国威洪友士胡文瑞黄晨光姜宗林

7、靳 刚康 琦李和娣李家春梁乃刚刘青泉龙 勉王发民王育人吴承康吴应湘杨国伟俞鸿儒张 珩郑哲敏名誉委员李敏华王自强秘 书孙相人[12]学位委员会力学所第九届学位委员会主 任洪友士副主任魏悦广刘秋生盛宏至委 员陈启生陈少华戴兰宏洪友士林 缅刘秋生鲁晓兵潘文霞盛宏至宋 凡魏炳忱魏悦广武晓雷夏 原虞 钢张新宇赵建福赵亚溥林贞彬陈 宏赵 伟[13]科研概况科研情况简介力学所现有科技人员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