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

ID:45105944

大小:17.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09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_第1页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_第2页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_第3页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_第4页
资源描述:

《乐山大佛景点讲解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凌云山栖鸾峰西辟,坐东向西,是一尊摩崖石刻弥勒佛坐像,坐像通高71米,与凌云山齐,魁伟高大,比例匀称;头宽10米,鼻长5.6米,耳长7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脚背至膝高28米,头顶有发髻1051个。大佛脚踏三江,背负九峰,远眺峨眉,近瞰嘉州,相貌庄严,气魄雄伟,是我国盛唐时期造像的第一巨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高大的石刻坐佛像。  据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等书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完工于唐德宗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2、,历时90年。  佛像建造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结茅于凌云山中。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每当夏汛,江水如万马奔腾直捣山壁,常常倾覆舟楫,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为此,决心凭崖开凿弥勒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禅师遍行大江南北、两湖淮海等地,筹集人力财力,开凿大佛。佛像动工后,郡吏勒索营造经费,激起了海通的无比愤怒,严词拒绝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郡吏仗势欺人,反而说“尝试将来!”海通大义凛然,从容“自抉其目,捧致之。吏因大惊,奔走祈悔”。海通这种4/4专诚忘身之行,不仅使贪吏悔悟,也激励众心,克诚其志。由于凿刻佛像工程浩大,工期漫

3、长,海通没有等到完工便圆寂了。后由代理剑南节使度章仇兼琼和剑南西川节使韦皋先后主持,到唐贞元十九年大功告成。韦皋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由张绰手书,记载了开凿大佛的始末,现大佛右侧临江峭壁上原碑尚存。大佛的建造,充分反映了盛唐之世文化经济十分繁荣,佛教因皇室推宗而非常昌盛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魄力。大佛造像属唐代塑像艺术风格:面型圆润丰满,发际高耸,细眼薄唇,衣褶流畅。佛像造型饱满壮硕,姿态庄严静穆,精神雍容镇定,气象充沛。最令人叫绝的是,整座佛像与自然山体有机结合,构成“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宏伟气势。试想,在一千多年前仅靠简单工具,却造出如此宏伟巨作,而形体上却没有

4、松懈涣散的感觉,实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技术和艺术、自然和人文巧妙的产物,也是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中的一大奇迹。在大佛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身高18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两尊,数百龛石刻,造像千尊,其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形成一个庞大的石刻艺术群。尽管历时一千二百多年,风化现象严重,但从幸存的部分石刻中,犹能窥见盛唐风貌。其工艺之精妙,堪与甘肃敦煌、洛阳龙门和山西云岗等地的石刻媲美,由此可见当时四川文化艺术发展,已同其它地区一样,具有高度的成就。4/4大佛右侧的石壁上,有一条险峻的栈道,自上而下盘旋九曲,这便是著名的“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时同时开凿的。栈道顶端

5、曾有一长廊式亭阁,这是明代袁子让“立亭上则三峨凝黛,水自天来,烟波极目,绿野无际”的近河亭。栈道第一折处的经变图雕刻精细,形象生动,人物丰腴端庄,线条优美,并刻有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栈道最宽处1.45米,最窄处0.6米,共217米级石阶,迂回而下,可到大佛脚底。佛像凿成之后,曾建十三层楼阁覆盖,名大佛阁。它在木石结构的古建筑中,堪称巨大工程。大佛阁在宋代曾经培修,更名天宁阁,明末毁于兵燹。此后数百年间,大佛即在日晒雨淋之中,杂草丛生,面目日非。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四川军阀混战,乐山名胜古迹多遭玻坏。公元1917年(民国六年)川、镇军阀争夺地盘,在乐山隔江作战

6、,大佛面部亦为炮弹所击,伤痕累累。虽经寺僧果静募款培修,仍难恢复往日之妙相庄严。解放后,国家重视文物古迹,1956年把乐山大佛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对其进行整修。1994年国家旅游局举办中国文物古迹游,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被选定为主题项目,市委、市政府特为此拨出专款,对大佛进行了全面的整修,使佛像异彩重生。2000年以来,又对大佛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维修、保护,无论从方案设计、技术准备、施工要求、材料选用上,都严格按照《中国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之规4/4定来执行,并拓宽了佛脚平台,稳定了佛像基础,如今的大佛,

7、已是旧貌换新颜。佛像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成佛年代如此久远,为什么至今保存完好?佛像的地貌部位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乐山大佛修建在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红砂岩石上,却没有像四大石窟一样被风化,这跟它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巧妙的排水系统有很大关系,大佛头顶发髻1051个,髻髻相连,在其第四层、第九层、第十八层发髻中各有一条排水渠道与其外耳廓简练的衣纹构成了一套科学的排水通道,耳后和肩膀后面左右相通的洞穴,对大佛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乐山大佛是我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