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ID:45114017

大小:792.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3.1.1 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1.1区域的基本含义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题目3.1.1区域的基本含义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区域的主要特征。2.说明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3.利用相关图表、数据资料,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学习疑问学生填写学习建议学生填写【相关知识点回顾】1、城市空间结构布局。2、农业区位分析。3、工业区位分析。【知识转接】1、中国行政区的划分。2、中国东北、华北、东南、西南、青藏、西北、中部地区的划分。3、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划分。【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区域的概

2、念:通常指一定的①。2.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②。(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③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④。(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⑤。(4)区域之间是相互⑥,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二、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⑦关系和⑧形式。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⑨、人口状况、⑩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⑪等。区域空间结构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条件长期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3.区域空间结构分类(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可划分为⑫地域和⑬地域。(2)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区域是汇集⑭、⑮、交通运输

3、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3)具体表现项目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城市群工业工业区形状三、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产业结构指⑯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1)第一产业指⒄包括:种植业、⒅业、牧业和渔业。(2)第二产业指⒆和建筑业。(3)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如⒇。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资源配置状况、等。4.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指三次产业占的比重,三次产业的比重以及等。【探究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合作探究〗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北方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描述中国的不同地区。而不同的省级行政

4、单位或同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内部的不同地区,其称谓也不同,如山东与山西,江苏省的“苏南”“苏北”,四川省的“川东”“川西”,这些都是区域概念的缩影。1.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地区”这一说法,它与区域是同样的概念吗?2.所有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吗?3.如何理解区域的主要特征?(从“界线、异同、特色、联系”四个方面理解。)特征作用〖概括小结〗1、应如何全面认识一个区域(1)清楚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2)区域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3)区内共性。即分析区内各要素

5、之间的联系。(4)区间差异。即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不同。(5)边界形状。这主要是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准确而迅速地确认,如山西省呈平行四边形、宁夏回族自治区呈菱形、陕西省呈陶俑状等。〖典例解析〗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中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2.确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域界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3.东部季风区具有受季风影响的________性。由于本区域纬度的差异,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其中________条件和________的变化是区域内部差异形

6、成的主要原因。4.为什么我国东部季风区的自然景观南北差异明显,而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则东西差异明显?【探究点二】区域空间结构〖合作探究〗读“某城市1968年、xx年的平面示意图”,比较两幅图探究有关问题。1.比较xx年与1968年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简述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2.xx年与1968年相比,郊区农业布局有何变化?3.从上述两图分析,未来城市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4.城市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给郊区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小结〗1、在思考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时,可借助下图进行:〖典例解

7、析〗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①~④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_______。2.从总体上看,区域①和区域②有何区别和联系?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该变化的原动力。【探究点三】区域产业结构〖合作探究〗读表,回答下列问题。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5408.81.647.451.040627B11674.4

8、8.850.241.014908C4340.919.540.040.56565D1180.023.840.236.031401.在表中的四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