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ID:45114280

大小:974.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3主备人:王晴晴使用时间:9.12主任签字:一、单项选择题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3题。1.影响该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风沙C.降水D.气温2.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D.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3.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次生盐渍化C.沙尘暴D.水土流失4.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西北

2、草原退化B.东北草原土壤酸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7题。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6.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7.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C.修建水库

3、,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1.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2.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⑥提神醒脑、减少事故A.①②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3.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4.关于现存森林的说法,

4、正确的是()①主要是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②多分布于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难以通行、开发较晚的地区③亚洲、大洋洲分布最广④部分已变为永久性的农田和牧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读“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关系图”,完成10、11题。10.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零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11.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B.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C.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D.产生厄尔

5、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读以下人文地理景观图,完成17、18题。17.景观图甲主要位于()A.西亚热带沙漠地区B.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C.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D.我国黄土高原地区18.关于图甲和图乙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都很脆弱B.人地矛盾都很突出C.植被覆盖率都很低D.水土流失都很严重14.2009年5月7日,“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杭州开幕,其主题为“城市森林与品质生活”,除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外,城市森林还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这包括()A.提供农林牧副产品B.提供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6、C.减少空气污染,降低温室效应D.净化饮用水源、提高生物多样性15.巴西政府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流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表述正确的是()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②移民亚马孙平原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④接纳海外移民,开发亚马孙平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但沙柳必须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长得好,否则就会死亡。读下图,回答8、9题。8.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A.防风固沙B.吸烟滞尘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9.造纸产业链条()A.植被遭到了更大规

7、模的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0、11题。1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11.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6~

8、18题。16.“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植被遭到破坏B.地下水位下降C.降水异常减少D.温室效应加剧17.“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地域性B.整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