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

ID:45114447

大小:51.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_第1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_第2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_第3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修1第1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舸”“峥嵘”““遒”“遏”“樯”“天堑”等词语的读音和意义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3、通过诗歌的形象和创作背景理解领会诗歌的意境【能力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从口头和书面描述本词的意境体会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教学重点】1、掌握“舸”“峥嵘”““遒”“遏”“樯”“天堑”等词语的读音和意义2、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

2、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难点】3、通过诗歌的形象和创作背景理解领会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2、听读即老师范读(学生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全词的句读)“舸”“峥嵘”““遒”“遏”“樯”“天堑”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

3、/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初读即由学生集体朗诵进行对全词整体把握教师引导学生参照预习提示注解,介绍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感受词中雄奇阔大的意象。创作背景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

4、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4、再读把握词中相关实词和虚词的意义(此处备课当详而讲课是不宜太细,否则学生难以理解)

5、独:独自一人伫立在已有寒意的秋风之中。唐杜甫《乐游园歌》:“独立苍茫自吟诗。”层林:林木随山势高下而层叠,故称。尽:全、都。本句承上,谓岳麓枫林之红,若颜料染成。漫:满。碧透:谓江水碧绿至极百舸:泛指众多的船只。汉扬雄《方言》卷九:“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争流:本为群波竞逐而涌流,此处转以形容群舟争相行驶。击:谓雄鹰展翅搏击长天,迅猛矫健。翔:本指鸟儿不扇动翅膀的飞行,此谓鱼儿悠然自得地轻缓游动竞:谓天地间的一切生物都在这秋色之中充分展示着各自的无拘无束的生存形式,像是在比赛看谁更自由。霜天

6、:深秋季节。深秋霜降,故称。怅:惆怅、感慨。寥廓:空阔貌。主:主宰。沉浮:泛指世上一切事物的消长兴衰。以上三句意谓:面对广漠无垠的天地,感慨丛生,不禁要问,要思索:国家和社会的命运究竟由谁掌握?恰:正值。此亦为领字,领起下四句。同学少年:杜甫《秋兴》诗八首其三:“同学少年多不贱。”风华:风采。茂:美、盛意气:情志、气概挥斥:奔放。方:正。道:强劲。指点:谓评论。粪土:名词动用,视……如粪土。万户侯:汉代制度,列侯大者食邑万户,即封地内有万户以上人家,所交赋税供其享用。此处借指大军阀、大官僚。5、三

7、读赏析:赏析上片(讨论)a、起句交代了什么内容?“独”字写出了怎样的情境?是否表示橘子洲头的清静与人少?b、一个“看”字领属到哪一句为止?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抓住哪些典型景物,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这幅画面的?哪些词语具有表现力?“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不写“落叶”“枯草”之类,你能联想到哪些写秋的诗句。)c、看到这幅湘江深秋的一派绚丽的壮美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采用何种表达方式?d朗读e、口头描述上片的意境。赏析下片a、朗读b、“携来”句与上片哪一句呼应?

8、诗人展开联想,想到了什么?“曾”“忆”二字的表达作用是?c、作者回忆以前的时光是为了什么?d、如何理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总结全词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