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ID:45117266

大小:36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0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学生每组需要:长木板一个带刻度尺、机械停表一块、小车、金属片

2、、小木块一块。【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激流勇进【设疑】当人从轨道顶端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游乐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板书】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带着兴趣观看视频中人下滑的速度变化【模拟情境】二、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2、实验设计本节课我们用小车代替下滑的人,搭起的长木板(斜面)代替轨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思考讨论】1、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

3、的?如何粗略描述?2、测量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用到的实验原理是什么?3、具体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么测?4、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等等。【小结】&【板书】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设计意图:测量性实验,必须先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第一步】如何测量路程和时间请同学们根据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初步组装,试着操作,思考如何把路程进行分段?学生讨论后老师用PPT展示如下图所示:学生讨论、回答:生1:越来越

4、快平均速度生2:公式v=s/t生3:测路程和时间;生4:刻度尺、停表【温馨提示】同学们也可以结合生活中骑自行车下坡的情况,进行讨论。学生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1)S1,t1,(2)S2,t2,2、实验设计【第二步】明确实验步骤:明确了路程和时间的测量,那么做实验的先后顺序又是怎样的?请你把空缺的部分填写完整,用PPT展示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把S1和以后测得数据填入表格中②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底端的时间t1根据刚才的讨论,完成空缺的部分:答案:①刻度尺②秒

5、表③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④将金属片移到(),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⑤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第三步】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你能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吗?试一试。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t1=V1=S2=t2=V2=【第四步】明确实验分工和配合一个实验的成功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你们商讨一下,每个同学负责哪一个工作。组内分工建议:一人释放小球并下达计时指令,二人负责记录小车撞击金属片的时

6、间,一人负责记录数据。(设计意图:“可靠”、“准确”、“方便”是我们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③v=s/t④斜面中部设计表格,完成后提醒学生可以把数据记录到课本23页的表格,但要注意带单位要求小组成员全员行动,禁止个别同学充当“观众”。学生小组自由分工,相互协作,为实验做好准备3、进行实验【尝试性实验】为了实验测量准确,数据有效,正式实验前老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几次。PPT展示:按下图安装、调整,观察小车的运动特点,试着测两组数据。重点练习秒表的使用:释放小车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同时停止计时学生按照要求动手实验,各司其

7、职进行演练(建议:如果没有合适的金属片,学生的书立也可以代替,反扣在斜面即可)温馨提示:(设计意图:排除实验中不成功的各种因素,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正式实验】学生在熟悉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把数据填入表格。1、测全程2、测上半段3、计算(设计意图: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按照分组,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提醒记录数据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成果展示】找几组同学汇

8、报测量结果,有实物投影,直接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具体以学生记录和算出的结果为准。【典型数据示范】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0.6t1=4V1=0.15S2=0.3t2=2.5V2=0.12【议一议】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引导分析】v2和v3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